一边是各行业民营资本摩拳擦掌准备进军养老市场,一边是民营养老机构普遍运营困难,步履维艰。
“我们从开业到现在12年,只发展到2个院,最多的时候有60张床位,现在只有40多张。越做越难,房租、水电、人工(成本)都在涨。今年刚把养老院的房子买了下来,还背了一身债。”长春市娟子养老院院长李娟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当下大多数民营养老院,都在面对与李娟子类似的两难境地:若选择自持物业,则前期成本投入大、回收期长;若选择租用物业,房租等成本的高涨又会侵蚀本已微薄的利润。
尽管很多民营养老院处于亏损边缘,养老院的收费却依旧很难上涨,这似乎与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造成这个艰难局面的原因之一,哈尔滨乐乐养老院总经理王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是部分公立养老院‘扭曲’了市场价格。”王飞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央财经大学在职MBA在读。
在他看来,由于公立养老机构的前期投入由政府出资,成本比民营养老机构低得多,但客户又与民营养老院高度重合,因此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市场价格很难提高。
公立养老院与“民”争利?
据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员唐均介绍,公立养老院的雏形社会福利院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以贫困救助为目的。至90年代,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而公立养老机构数量、规模皆有限,于是,民办养老机构得以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与公立养老机构全面竞争的态势。
但90年代后期开始,公立养老机构获得财政资金上的支持,一些公立养老院亦越盖越豪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公办高级养老院。
对此,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公立养老机构已经背离其初衷,非但没有起到为社会养老“托底”的作用,反而抢着“做了本该市场做的事情。”
杨团认为,公立养老院最主要的职责,应该是服务社会上真正困难的老年人群,特别是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老人”及失能、失智老人。“这样才能将已经很紧张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杨团进一步指出,健康的老人,应该主要通过民营机构来解决其需求。但是目前大多数公立养老院为了便于管理,降低风险,倾向于招收健康老人。相比之下,民营养老院因为在价格上无法与公立养老院竞争,反而更多地招收失能、失智老人,以获得更高收入。
“我们招的几乎都是不能自理、半自理的老人,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刚性的。”长春市倚水佳园护理院院长石雷称。该机构为一家带有专业护理功能的民营养老院。尽管如此,他依旧表示,无法继续提升养老院的价格,“其实我们的收费已经很低了,一个四人间,一张床每月1700块钱,但公办的可能只收1500,甚至更少。”据他介绍,该老年护理院的入住率100%,但一年下来,“最好的时候,投资回报率在8%左右”。
记者在长春、哈尔滨、沈阳的多家公立养老院的官网上了解到,大部分公立养老院目前能接收自理、半自理、全自理和特护四类老人,覆盖面广,但亦有少数公办养老院只接收能自理的老人。
长春一位公办民营养老院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其只接收能自理的老人。而在价格方面,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相同水平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比民办养老院更便宜。”
“原因主要在成本上,”杨团称,“公立养老机构的投资由政府财政出钱,许多公立养老机构的人员拥有事业单位编制,而且税收优惠、床位补贴、水电费等各项优惠政策,相较民营养老院,落实更到位。而民营养老院在前期投资上几乎一切都得靠自己。”
在她看来,目前已经形成公立养老机构实质上的“垄断”局面,并且很难打破,“只能希望在其他政策方面能尽量公平一点”。
此外,由于健康老人基数相对较大,公立养老机构床位有限,于是导致一个现象,即许多健康老人只是将民营养老院当做一个“过渡”,“许多老人选择民营养老院,是因为公立养老院的床位排不上号。一旦排上,可能很快转去住公立。”石雷对记者补充道。这给民营养老院又增加了一份额外的不确定性。
投资者需要降低回报预期
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我国将于“十二五”期间,开始加大力度以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兴办或运营公益性养老机构;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及采取直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设施。
此外,报告还推测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市场空间值得想象。
嗅到商机后,不少个人投资者跃跃欲试。“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手上有点钱,就几个人凑在一起,开个养老院。”王飞告诉记者。但很多参与进来的投资者对整个养老院的行业现状了解甚少,参与进来也只能提供一些相对初级的养老服务,刚开始可能盈利相对可观,但随着服务同质化、其他民营养老院加入竞争,再加上部分公立养老院对价格的扭曲,利润空间将非常有限。“想要进一步扩张,会很困难”。
对此,石雷算了一笔账:“从总院到分院,大概经历了6-7年的时间,总共的投资,总院是300多万,分院大概500万左右,贷了款。也和一些大的投资商谈过,但他们觉得项目投资回报率只有8%-10%,回本太慢,就没下文了。”在长春,大部分民营养老院只有几十张床,每年的运营成本几十万,由于是租用的物业,很难通过贷款融资加速扩张。
一位就职于北京某民营养老院的观察者告诉记者,民营养老院的投资回收期一般都很长,通常需要10-15年才能收回成本。养老院若要规模化经营,“投资者需要降低回报预期,还得有耐心。”
论及包括税收、水电、床位补贴等相关政策对利润的影响时,石雷坦言,税收减免和补贴都有落实到位。“税收是大头儿,如果还收税,我们就干不下去了。”他同时指出,虽然其护理院的用电只按民用的标准收取,但由于实行阶梯电价,而护理院的用电量又较大,因此每度电的民用价格与商用价格相差并不大,“对我们的利润帮助很小”。
而对于影响利润最大的床位补贴,石雷表示,“一年只有1200块钱补贴,100张床,一年也才12万,说实在的,也就够大家半年伙食费”。
尽管石雷对政府的补贴力度尚不满意,但记者注意到,仅12万元的床位补贴,已约占其年净利润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