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社会融资规模创6年新低 | 来源: 点击数:616次 更新时间:2014/9/5 9:23:13 | 央行最新公布的7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报告和金融统计报告有些出乎市场意料,7月社会融资仅273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60亿元,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新低。在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的背景下,这样的数据,究竟是一次“意外”,还是“新常态”?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7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7%,也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新低。
经济数据纷纷创新低,面对这样的状况,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或许并不意外。不久前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就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表现出“松货币、紧信贷”的趋势。在他看来,这是解决融资成本高企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数据解读中,央行相关负责人指出,“在经济运行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正在调整的背景下,有效贷款需求没有过去那么旺盛”,这是导致社会融资和信贷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除了需求端的下降,供给端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理财市场依旧火爆,7月银行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分流存款约1.6万亿元,而A股IPO公司股价“一骑绝尘”,也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如此,7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98万亿元,也就不足为怪了。
尽管一些分析人士认为,7月的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更多的是一次“意外扰动”,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新常态”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资金链紧张的问题依然突出,债务违约时有发生,而此次数据的公布更让业内人士感觉到明显的经济下行压力。
实际上,如央行相关负责人所解释,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彭文生认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强刺激”不会再出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政策就会相对放松,而在经济企稳或呈现上行趋势时,政策就会收缩。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新常态”正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力量所在。经济数据的下行未必是坏事,只有将经济体中的泡沫挤掉,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三大运营商混改四季度启动 向民资开放新兴业务 下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多举措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