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制造业增速放缓 企业囤现金热衷理财产品 | 来源: 点击数:348次 更新时间:2016/9/20 13:17:38 |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无疑成为反映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晴雨表”。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30日午间,根据证监会一级行业分类的逾18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已有超93%发布了上半年财报。占据两市半壁江山的制造业上半年实现营收接近4万亿元,净利润达到2663.83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但增速放缓。
细分行业中,以汽车、石化以及矿物加工等为代表的产业,则在不同政策环境下表现出不同发展趋势:汽车触底反弹,但两极分化严重;石化行业则仍然低迷;矿物加工上半年更难见地出现了回暖。
新增的利润并没有持续投入到实业中,数据显示,制造业的银行存款同比出现翻倍增长。在货币资金大增的同时,制造业企业亦开始“热衷”购买理财产品及“炒股”。企业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明显。
增速放缓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两市证监会一级行业中,已有171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发布了今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这些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逾3.99万亿元,净利润总额266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的3.75万元上涨6.67%,和2193.06亿元上涨21.43%。
尽管较上一年度同期,制造业企业整体取得良好发展,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梳理汽车、石化以及矿物冶炼这三个在制造业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细分行业发现,各自情况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在已经公布中报的85家(包括B股在内共97家)汽车制造业公司中,上半年共实现营收7454.89亿元,较去年同期6853.72亿元上升8.77%。净利润总额上,同样实现525.27亿元,高于去年上半年的506.28亿元。
这一数据也与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数据吻合。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共销售乘用车1104.23万辆,总体增长9.23%。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车销量数据中,结构性差异明显。其中,轿车销量同比下滑3.91%,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则更大跌32.61%,SUV与MPV销量则同比大增。
这一点亦同步反映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中,上汽集团(600104.SH)再次成为行业龙头,一汽集团旗下的多家公司则继续在亏损中沉沦。其中,一汽轿车(000800.SZ)巨亏8.76亿元,同比下滑565.4%;一汽夏利(000927.SZ)亦亏损5.19亿元,但亏损幅度回收3.34%。
与汽车行业相比,石化加工与制造业的业绩仍因国际原油价格的低迷,整体处境微妙。对比该行业近三年中报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整体营收呈大幅下滑趋势,总额从2014年中报中的3764.28亿元,降至目前的3723.4亿元。这其中,又以石油加工业的降幅最明显。
但相比于营收,石化加工制造业的净利润却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单以石油加工业计算,2014年中报显示,行业整体亏损11.89亿元,去年和今年同期则分别为7.53亿元和33.69亿元。若加上化工制造业,净利数据的增长将进一步从2014年上半年的113.64亿元涨至今年同期的185.61亿元。
与石化业类似,制造业中另一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组成的矿物加工业,同样表现出营收下滑,但净利润上升的趋势。
其中,矿物加工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7250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期7551.5亿元下滑3.99%;净利润总额则为183.27亿元,相对去年上半年的93.46亿元大涨1.96倍。
华东某券商一位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矿物加工业)营收与净利润与往年的对比,一方面反映出去产能的确在取得效果,另一方面又突出产品售价的提升,在产量并未减少多少的情况下,业绩的确取得了提升。”
存款翻倍增长“制造业一直与基建行业一道,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最主要的两个支柱产业。但当下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制造业的增速也出现下滑是必然的,但要说二者之间是否互为因果关系,却不能判断,因为之间是相互的。”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高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高利认为,制造业目前的困局,是内外双方面的原因,既有因行业大周期处于低谷,国内需求减弱的影响,也包含国际需求不振,由此出口减少的因素。
“大产业里的小行业之间不同,是因为各自所处的小周期不一样,比如汽车的周期已经结束,行情开始触底,但石化行业还处于周期低谷,需要更多时间去消化过剩产能。”高利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目前汽车行业的情况来看,尽管最初的汽车销量暴增时代已经过去,但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将平稳发展,并进入分化期,“国企业绩将分化,民企则会走强”。
尽管如此,制造业整个大行业中,银行存款的数量却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以货币资金计算,上述1710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计达到2.05万亿元,是2015年和2014年同期的1.16倍和1.33倍。而在短期借款上,从2014年中报到今年上半年,则仅从1.31万亿元增至1.52万亿元。
在货币资金大增的同时,制造业企业亦开始“热衷”购买理财产品及“炒股”。
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制造业中,共有3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不考虑重复因素,共计购买2573个理财产品,涉及资金1803.47亿元。其中,金龙汽车(600686.SH)以持有77个理财产品,成为制造业内持有数最多的上市公司,上半年认购金额则高达38.29亿元,这一金额是其上半年净利润的16.65倍。
同时,也有336家企业进行了证券投资,总计持有证券个数840个(含重复),涉及金额937.46亿元。中国中车(601766.SH)以持有28个证券数,成为制造业中“炒股”最凶猛的企业,投资金额合计达71.47亿元。
“制造业"理财热"的背景相对复杂,其中既有企业主营业务不佳的因素,从自身而言希望追求更高收益,也与国企、民企这一资质有关。”高利说,“过往国企从银行能取得贷款相对容易,导致一些企业并不缺钱,但随着资产荒的出现,市场上并没有相对应的优质资产可供购买,此时选择理财这一手段,还能起到对冲贬值的效果。不过,理财终究不是公司经营的长久之计。”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企业百元营收少付0.42元 7月降成本见效 下一篇:产权保护走向制度化法治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