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苏州成为第一个重启限购的二线城市。这对于屯重兵于房地产的地方民间投资会有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法预期。可以参考的是,在2011年启动第一次限购之后的几年间,苏州房地产业中的民间投资占比从80%跌落至70%以下。
在苏州,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这和全国民间投资增速一路下行的态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年上半年,苏州民间投资完成1733亿元,同比增长9.9%,分别高于国有投资和外资投资19.8和12.4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5.3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显示,苏州大约46%的民间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如果考虑到今年1-4月,北京市民间投资八成流向房地产;海南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占全省民间投资的60%以上,这样的比重似乎不算高。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样逆势飞扬的广东,民间投资在房地产的比重大约是45%——这应该不算巧合,或许可以大胆地说,在当下的投资结构中,这还算是比较健康的情形。
房地产投资是民间投资的晴雨表。这个结论可能并不会让我们欢欣鼓舞,不幸的是,在大部分时候,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今年以来民间投资的持续下行,从一个侧面说明去库存去杠杆仍然是房地产业的主旋律。二线城市苏州的限购至少打破了一部分人的想当然,以为楼市的火热可以如击鼓传花,从一二线城市一直向三四线城市传导。
在房地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是主力。这一点并不奇怪。中国房地产业也曾是产生最多富豪的行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追逐房地产时,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一个奇特的螺旋。房价持续上涨带来财富效应,这会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房地产。但是我们很快会发现,土地和房价的上涨,会让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承受更高的办公及厂房租金,年轻的产业工人也将负担更高的生活成本,而后带来企业更高的用工成本。故事在这里开始分化:一部分企业选择离开,寻找成本更低的发展空间;另一部分企业选择留下,但是会把自己的钱投入爱恨交加的房地产;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在各种成本压力之下最终退出市场。
这些选择最终浓缩成民间投资下行的数据。这也正是深圳龙岗发生的故事,当华为开始将眼光投向深圳以外的区域,寻找新的拓展空间,当一向少说话的任正非也对深圳的高房价提出批评。在整个龙岗的焦虑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占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并且比重还在提升的房地产投资,以及制造业投资的大幅萎缩。
在这样的冲撞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房地产投资挤压了制造业投资,而是民间投资挤出了民间投资。近期,民间投资信心不足,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又让一些投资者有心无力,或者无门可入,房地产却给了一些民营企业最具有诱惑力的暗示。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是执着于利润率几乎低过银行存款利率的制造业,还是在一年房价涨一倍的城市豪赌一把?
这正是过去若干年不断上演的剧集,它在很多城市毫无悬念地重复。其实很难说清楚有多少资金从制造业逃离进入了房地产。问题是只要这种扭曲继续存在,就会有更多的民间投资试图在房地产寻找伊甸园。
我们相信这不会是一个无限制循环上演的游戏。相比于过去,这个游戏正在变得危险。是泡沫总会破裂,去库存和去杠杆意味着曾经不断上演的暴富神话一定会渐行渐远。这个行业里正在频繁爆发的资本战争,也可能是大转型之前的最后盛宴。毫无疑问,产业集中度提高会让更多的中小玩家出局。有时候转型不过是“离场”的官方说法。
民间投资的房地产围城正在松动。当然我们明白,就眼前来看,即使民间投资离开房地产,大概也会继续蛰伏。我们仍然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改善环境,让投资者看到机会,让制造业看到希望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