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6点,临近下班点,传来了安徽副省长杨振超落马的消息。时隔6天,江苏再下一“虎”,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李云峰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客观而言,6天擒“两虎”并不值得惊讶,毕竟去年全国两会落幕之后,还曾经上演过“秒杀三虎”的大戏。但为啥媒体依然如何关注这个6天擒“两虎”的事件,关键就在于这个“小高潮”再次延续了反腐节奏,让公众对反腐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中纪委提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之后,有人认为中央的反腐工作可能会放松力度,把重点放在干部的监督执纪上,放在源头治理上,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反腐力度。应该说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从媒体对“打虎队长”王岐山行踪进行的分析来看,至少有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有40天没有发生“老虎”被打的信息了。虽然媒体也在猜测是否会有哪些“老虎”被捉,但这个40天悄无声息的情况,确实也让公众产生了疑虑,难道反腐真的就进入了“淡季”?随着6天“两虎”的落马,反腐节奏终于重新启动。原来在“四种形态”之下,依然会有毫不手软的打虎行动,由此看来公众对反腐的担心是多余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从今年以来打落的“老虎”数量来看,据媒体梳理发现,2016年上半年中纪委至少“拿下”18名省部级官员。这个数量也不算少了,毕竟经过联系的高压反腐之后,一些关键的“大老虎”已被拿下,应该说目前的反腐已经进入了一个持续的调整期,换句话说就是处于一种深挖细查的阶段。在遏制反腐增量的同时,正在不断缩小反腐存量。从被打落的18“虎”具体情况而言,有的是曾经担任过省部级干部,有的是在某一个省份进行的持续反腐。也就是说在巡视“回头看”的背景下,反腐并没有停留在打落一两个“老虎”就收工的状态,而是一种锲而不舍的追查,不达目的不收兵。
从这次6天打落的“两虎”的情况分析,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着力于建设良好政治生态,这才是新常态之下反腐的目的所在。以安徽副省长杨振超为例,他是十八大以来安徽落马的“第三虎”,之前安徽已有原副省长倪发科和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两名省部级官员落马。这说明反腐并非是平均使力,也并非瞄准某一个地方,而是着眼于腐败的形势与程度,哪里有腐败,哪里就有查处。从这个意义而言,一些媒体与其关注王岐山的行踪,不如关注哪个地方的贪腐线索,不如从政治生态上去分析和解读反腐走势。简而言之,打下哪些“老虎”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地方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