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间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抓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打好稳增长的投资组合拳,让民间投资既在量上有所扩张,更在质上有所提升
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不仅GDP增速实现了6.7%的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10.7%的增长,这是我国投资增速在持续35个月下滑后,首次连续2个月止跌回升。
新常态下,投资对于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短期内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拉动有限的情况下,投资仍将发挥其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然而,在总投资回升的情况下,一季度民间投资的增速却出现明显下滑,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过去10年,我国民间投资占投资比重一直保持上升态势,其增速通常也高出全社会投资增速2—3个百分点。2015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民间投资的步伐也有所放缓,但其与整体投资增速仍基本保持同步。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从去年的10.1%回落到了5.7%,显示出当前民间投资意愿的疲弱态势。
从数据分析看,一季度投资的回升,主要是受政府支出和房地产回暖的共同作用而形成。尽管短期内政府主导的投资能较好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但长期看这种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当前,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已超过60%,只有民间投资真正稳定了,全社会投资才能实现稳定增长。从这个意义上看,培育和提升民间投资意愿将变得至关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传统产业的投资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社会总投资增速有可能会继续放缓。当然,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如果能在这个关键节点上进一步打开投资空间,让民间投资能够进入更多的投资领域,短期内可以给稳增长提供强力支撑,长远看也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要补齐民间投资的短板,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相关政策落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造公平的营商环境,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
早在2014年11月,国务院就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创新投资运营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等创新措施,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从实际效果看,目前上述领域的社会资本发展还不够充分,民间资本在进入上存在一定困难和障碍。当务之急,要加强督查,开展第三方评估,克服不作为现象,真正让各项创新举措“落地生根”。
要补齐民间投资短板,必须要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民间投资环境,增强投资的内生增长活力。
投资是资本的形成过程,决定了未来潜在增长水平的高低。供给侧改革更加重视投资的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提升民间投资的投资意愿。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环境,从法律角度确立民间投资主体的合法地位和根本权益,真正消除其后顾之忧,才能增强民间投资的内生动力。
促进民间投资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们要抓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打好稳增长的投资组合拳,让民间投资既在量上有所扩张,更在质上有所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