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民营经济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供给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机遇,推动民营经济新一轮高速优质发展?3月31日,大连市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邀请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为全市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代表作经济形势报告,同时隆重表彰民营企业50强、纳税十强民营企业、十佳优秀公共服务平台、十佳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器,吹响了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号角。
作为我省民营经济的排头兵,大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目前已突破50万户,创造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的57%,对全市税收贡献率达到47%,贡献了县(市)区财政收入的85%,吸纳社会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口的75%以上,“减压阀”和“助推器”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放眼全国,大连民营经济总体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服务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还很突出。
升级民营经济,使之成为新一轮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大连市委、市政府直面不足,将民营经济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7个专题之一,围绕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努力打开企业开放创新和政府优质服务“两扇大门”。
突出开放创新,打造民营经济的升级版。大连市以优惠的创新和开发政策吸引民营企业进入金普新区、高新区等重点园区,推动全产业链开放,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加速民营经济融入全球步伐。
深入实施创新转型升级行动,结合《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推动“育龙计划”实施,培育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对企业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给予重点支持,对获得国家、省市质量奖的企业,国家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被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奖励。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连市破除准入瓶颈,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全部向民营主体开放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和金融创新,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行政审批和涉企收税做“减法”,减轻企业负担。设立大连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到2020年,大连市民营经济数量将达到58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培育50户领军型创新龙头企业、200户成长型创新骨干企业、1000户初创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3000户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