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装备制造业亟需“补课” |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417次 更新时间:2016/3/24 8:46:10 |
“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成熟产业。”在3月23日召开的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成立暨公益研究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王文斌表示,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实现突破、企业“走出去”如何规避贸易风险和贸易摩擦、如何借势“中国制造2025”加速发展,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王文斌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资金比较充裕、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厚。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手相比,我国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粗放发展、核心能力不足、供给不充分都在影响着产业前进的步伐。
“工业4.0、智能制造的本质是自动化,而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机工智库”课题组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表示,我国机器人渗透率、设备数控化率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据世界机器人协会统计显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渗透率不到日本的十五分之一,是美国的六分之一。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王文斌介绍说,面对全球制造业格局和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与投资环境,我国必须以装备制造业的体系优势、系统效率来迎接挑战,加速从规模速度竞争战略向产业生态竞争战略转变。
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我国发展智能制造,要大力开展自动化补课行动,只有大多数工业企业在生产、库存、管理、决策等方面信息化自动化达到一定水平,工业4.0才有实现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善借外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市场空间,企业要借国家“装备外交”东风,积极构建“朋友圈”,实现装备“走出去”。
到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将由现在占全球30%达到35%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例将由现在的20%达到35%以上,出口规模占全球贸易超过20%。未来,我国将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资源整合能力、“软硬结合”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话语权的隐形冠军,关键技术将实现群体性突破,战略新兴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干字当先 干在实处 下一篇:我市多举措推动就业创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