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积极财政政策将加力增效 |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523次 更新时间:2015/12/25 9:29:05 |
财政收支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等方方面面。用好积极财政政策,便是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的良计,这在将要过去的2015年已屡屡得以验证。回顾2015年,财税在兼顾稳增长和保民生上呈现三大亮点。
加大支出力度,稳投资、促创新、惠民生成投资焦点。2015年前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0223亿元,同比增长18.9%,高出收入约10个百分点。如此大规模的财政支出,投入方向和效率,将对经济稳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财政新一轮稳投资的方向和重点,逐步告别以往具体工业产业老路,寻找与调整经济结构方向、百姓生活需求的结合点。比如,中西部及贫困地区成为重点投资区域;重大水利工程、铁路建设、海绵城市试点等成为重要投资方向;高新技术、养老服务业等成为重点投资产业。这样既有利于在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中实现稳增长,也有助于提高就业、改善百姓生活环境。
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消费升级。2015年召开的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都会提出财税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好”在哪?一是财税支持精准度提升。比如,为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将中关村科技企业转增股本、股权奖励分期缴纳个税等政策推向全国,通过营改增等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二是税收改革调节作用增强。通过优化税率,提高百姓边际消费倾向,支持引导住、行等消费升级。
优化转移支付,缓释债务风险,提高地方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在中央财政收入中,约70%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形式转给地方使用,对地方财政支出贡献度约四成。形象地说,地方上每支出1元钱,就有0.4元来自转移支付。在税收收入放缓、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清理情况下,地方政府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资金需求不减反增,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匹配。2015年,转移支付制度“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规范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逐步解决纵向上管得太多、专项太繁,横向上政府统筹力度不够的问题。与此同时,加大地方债务置换工作逐步推进,挤出地方财政风险。在这些政策作用下,地方政府承担事权的财力得以保障,民生改善情况也大大提升。比如,养老金、新农合等补助标准都得以提升,基本建立起财政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等,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探索也逐步推进。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仍要克服不少困难。未来,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力增效,在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激发市场活力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金融改革:向开放与市场迈出历史性步伐 下一篇:简政放权:改革“先手棋”一炮打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