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爆款”惜败稀缺性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407次 更新时间:2015/12/7 8:53:14 |
一直以来,商业教科书都将公司的品牌形象视为“最重要的资产”,比技术、专利或是制造实力都更具有价值。但是品牌从未像今天这般脆弱不堪。原因很简单:网络时代的消费者见多识广,他们更愿意对产品的真实价值进行调查,而不是仅仅相信品牌自身的宣传。
过去的消费者比今天的消费者更加迷信品牌效应,也更容易对一个品牌产生牢固的忠诚度。过去结婚买的三大件,大家几乎是心照不宣地认定了几个牌子:永久牌自行车、海鸥牌缝纫机、英纳格牌手表。因为别人都在用,也都说好。接下来大家又非常迷信电视广告:燕舞牌收音机、999神功元气带、三九胃泰等等。在那个信息获取渠道异常单调的时代,品牌就是品质的代名词,而保持品牌忠诚也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大家都在用的,一定坏不到哪儿去”。
现在,我们可以轻松地在淘宝、亚马逊、京东、各种美妆网站等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针对同一种商品的评论,帮助你迅速在脑海中形成该商品值不值得购买的判断。现如今让一个消费者认识到某一品牌的机会和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网络时代的吊诡之处也在于此,过多的曝光和关注度对品牌是一把双刃剑。认识你的人越多,你被群嘲和群黑的几率也就越大。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与此呈正相关。太过流行或者扩张太快常常会令那些正当红的品牌付出惨重代价,Michael Kors、Coach和Tommy Hilfiger都经历过这样销量下滑的噩梦,这几个品牌都疯狂流行过一段时间,明星、时尚博主的力推使他们成为国民爆款,接下来是急速扩张开店、扩大生产规模,但是品牌的销售额却很快因此跌至谷底,不得已又开始关店,将积压货品打折清仓。
你也许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某个明星或者某个产品,在他们没有被更多人熟知的时候,你会有种小小的成就感,因为只有你懂得他们的价值。一旦他们红得人人皆知,你反而没有感觉了,会迅速寻找下一个目标。在这个人们都乐于标榜自己的小众品味的时代,女性消费者们希望自己买到的东西不容易被周围的人(尤其是闺蜜和办公室里的同事)所轻易买到,为此她们甘愿花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时间在那些尚未被大众所熟知的牌子身上。
因为“稀缺性”才会让她们感到略高于同等商品的售价是物超所值的,“爆款”这种词汇往往代表着粗制滥造和低价,而真正的奢侈品,就应该具有这种稀缺的属性。
当菜场的大妈都拎着个LV,它早就成了不少人眼中唯恐避之而不及的爆款了。一旦人人都有一个LV,那么消费者再也不会觉得LV有多高大上了,消费者就是这么的不理智,且残酷。再想一下爱马仕,它们一直奉行的“饥饿营销”也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买个Birkin或者Kelly几乎都得排队,最起码都要等上半年。可越是这样,越有更多的人非要拥有不可,宁愿老老实实等着也不拿这个钱去买两个LV或者Gucci。在此默默为一众轻奢和大牌积压的库存鞠一把同情泪。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以德治党 确立高标准 下一篇:工商联干部要当好“六大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