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愿“专车模式”是对行政管制思路的告别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467次 更新时间:2015/10/16 9:06:06 |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专车平台颁发了《上海市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书》,核准经营范围为约租车网络平台,这标志着上海市对约租车行业发展开始实施准入管理,这也是国内首张发放给互联网专车平台的牌照。
就此,不用怀疑,随着上海这国内首张网络专车经营资格许可证的颁发,约租车(专车)从此就可脱去原先的灰色身份而光明正大地走上了前台。不过,笔者在为专车首张牌照颁发欣喜之时想说的是,专车或是说网络约租车能否得到健康发展,说到底关键还在于其是否能在规范与竞争中前行,或是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定位。
首先,从专车监管角度讲,毫无疑问,这次上海首开的“专车模式”,在行政监管思路上无疑是一种开放、创新的具体表现,而且还可说其有着一定的“里程碑”含意。不过就专车的健康发展与行政监管角度讲,如果上海相关部门仅仅满足于目前的“创新”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或是说行政监管还是应该恪守制度安排与市场监管的原则,而且这样的制度安排与市场监管还得要顺应市场开放与竞争要求才行。在此具体就以上海这次的首张专车牌照颁发来说,显然不得不要承认,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城市之所以自发出现专车,也许正是源于原先出租车“总量控制”行政思路的落后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的原因所致。所以在此前提下,真正告别旧有出租车行政管制思路,进而在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条件下对专车制度作出安排,也许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尴尬的出现,同时,也是有关专车能否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其次,就促进专车行业竞争角度讲,显然从这次上海交通委专车监管思路不难看出,将专车经营与现有的出租车经营模式予以分隔,进而以网上约租与高价格在出租车市场展开“错位竞争”以取代现有单一的出租车经营模式。然而这样行政规制模式也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个前提问题,即,上海交通委肯定是认为专车管理成本一定会高于现有出租车管理成本的,而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的。
而若真是如此,那这次上海交通委在专车监管思路上或许可以说是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要说错在哪里?一方面,上海交通委或许认为专车与原先出租车在市场上可以以制度分隔办法来达到“井水不犯河水”管理目标;另一方面,上海交通委可能觉得这样的安排可以避免专车对现有出租车的冲击。而这是否是一种“自己会比市场聪明”思路的反映?
所以,在肯定上海专车首张牌照颁发积极影响的同时,笔者认为,对出租车市场监管关键或在要告别旧有的管制思路,要顺应市场竞争规律。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索要“带孙费”是对“天经地义”潜规则的叫板 下一篇: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并不利于小微企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