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网络问政应克服“流行病” |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407次 更新时间:2015/9/24 8:42:48 |
网络问政,是新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创新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长期以来,在促进作风改善的同时,也存在重“回复”轻“处理”、重“反映”轻“反思”、重“形式”轻“实质”、重“线上”轻“线下”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的网络问政沦为了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其实效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因为网络问政患上了几种“流行病”。
病症一,“打招呼”成条件反射。不能否认,不少领导干部是在相对封闭的传统“舆论温室”中成长起来的,普遍抱有管控舆论的依赖心态,惯用行政化思维管网用网,“删帖”成为网络问政本能的条件反射。然而,单纯躲避无异于掩耳盗铃,只要问题和矛盾还在,诉求得不到尊重和满足,就不可能抑制网民吐槽的冲动。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显示了对网络监督的片面理解。
病症二,“万能口径”包治百病。惯用“已关注”“正在调查”的万能口径敷衍网民;以调查取证需要时间为由,和舆论监督玩拖延战,寄希望于其他地方和部门产生新的舆论热点,转移、覆盖公众注意力。总之,对牵动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舆情回应就被当作问政处置的终结,公众关切的后续调查永远“在路上”。
病症三,“强心剂”错当“止疼药”。将舆情当成“敌情”,网络问政“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无论什么事情,先打下“停职、通报、整改”三只“强心剂”,把事情“摁下去”再说。总之,要么,以诚恳之势、谦恭之心向网民承诺——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从严改正,以期早点息事宁人;要么,极力表白“官方重视”、“处置得力”、“家属情绪稳定”,为自己止疼。等风头过去,则不管不问,不思考、不总结,任凭下一波网络问政来袭。
笔者认为,要让网络问政起到实效,必须针对上述几种“流行病”对症下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矛盾和问题。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民企成中企海外并购主体 下一篇:三四线城市如何走出楼市困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