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拓宽新渠道解决融资难 | 来源: 点击数:448次 更新时间:2015/5/19 9:05:48 |
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
日前公布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是丰富金融供给,解决融资问题,促进传统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显著的成绩,银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大中型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调整战略,为小微企业、“三农”提供更多金融服务。但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依然存在,小微企业、“三农”、个人的多层次信贷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这与金融供给不足密切相关。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由于资产收益下行、风险偏好下降等原因,目前传统银行体系难以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形成有效支持;而民营银行因具有明确盈利导向的经营目标,使其更愿意通过承担更高风险,谋求较高的收益,与国有银行进行差异化经营。因此,民营银行将成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渠道。
业内专家分析,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能够立足于当地,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因而,它们能够深入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及的角落,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填补因金融供给不足造成资金缺口,使金融市场更为丰富多样和完整。不过,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短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公信力相对有限,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有所改善。
今年5月,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这为民营银行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存款保险客观上能增强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信用,为之创造一个与大银行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环境,促进形成一个有效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小金融机构体系,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
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松紧适度的监管环境。李慧勇预计,未来民营银行在开设标准、资产规模、股东持股比例、业务模式等方面将出台较为清晰的细则,以利于民营银行的标准化、大规模推广。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群众诉求“路线图”越细越好 下一篇:国企改革排到更突出位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