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两大商贸之城传奇启示录
来源: 点击数:692次 更新时间:2015/5/12 10:41:35
■"北临沂":128处专业批发市场,19万从业人员,日30万人次客流量,覆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主要门类的6万种商品。去年实现市场交易额2687.4亿元,增长28.2%
■"南义乌":经营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品,去年实现市场成交额857亿元,
    增长25%,连续24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的"头把交椅"
    山东临沂和浙江义乌,远隔千里。翻开地图,你很难将它们作任何联系;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却有“南义乌、北临沂”现象。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市场,每天来自国内外的20万客商熙来攘往;一个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集群,每天2万多辆货车往来于全国2000多条线路。它们的景气度,被视为中国商贸流通的晴雨表。
    两个不沿边不靠海不是区域中心的山区城市,却同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市场神话。巧合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商业密码?
    商贸神话
    尽管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山东临沂商城的商户宋连胜每天都有30多批货物发往国内外,他代理的一款文体用品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国销售冠军。
    “这个冠军,是用板车推出来的。”作为临沂商城第一代经营业主,宋连胜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东挪西借500块钱从农村“洗脚进城”,在临沂市西郊汽车总站附近推着板车摆起了地摊。
    在随后30多年里,历经“地摊式农贸市场——大棚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中国临沂商品城”五个发展阶段,宋连胜见证了临沂商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他自己也从零售、批发转向品牌代理和打造自有品牌,从拓展国内市场到打入国外市场。
    “不到临沂,你绝对想像不到这里的市场有多大!”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在临沂,小到缝针纽扣,大到园林机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商贸市场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名片之一。
    临沂商城管委会提供的一组数字更为直观:128处专业批发市场,19万从业人员,日30万人次客流量,覆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主要门类的6万种商品。去年实现市场交易额2687.4亿元,增长28.2%。
    无独有偶。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义乌也开始创建中国小商品城,随后经过五易其址、十次扩建,最终形成了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14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小商品城王国”。
    相比临沂的“草根”特征,义乌则是“空气里都飘着商机。”这里汇聚了中国各地的日用消费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一个集装箱拿回国就可以开一个小超市。
    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尽管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也是从“鸡毛换糖”、马路摆摊起步,但很快就以国有公司进行统一经营开发、管理和服务,进而开始“抱团闯市场”。
    虽然义乌商人做的是不起眼的小商品,但积沙成丘、集腋成裘,在市场缝隙中做出了大生意。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经营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170万个单品,去年实现市场成交额857亿元,增长25%,连续24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的“头把交椅”。
    传奇秘诀
    两个原本“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地方,为何能形成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初来乍到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任何发展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无论临沂还是义乌,如果没有当初先行先试的勇气和后来政府顺势而为的作为,就不会有今天的市场。”临沂市第一家专业批发市场的创办单位——山东兰田集团党委书记王士岭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民进城摆地摊不仅是新鲜事,还存在不小争议,在其他地方限制和禁止时,两地政府却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环境。30多年来,政府都在十分巧妙地处理好繁荣市场与规范市场的关系,既不采取约束过多的行政干预,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更多的是因势利导的管理和服务。
    如今思想的桎梏早已破除,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络绎不绝,或明察或暗访,期望借鉴甚至复制两地的商贸模式,但至今鲜有成功者。两地的管理者说,这是因为除了看得见的原因外,还有看不见的“秘诀”。
    “全国几乎所有生产企业在临沂都有经销商或代理商,市场的背后其实还有物流。”临沂商城管委会副主任王东说,市场和物流,犹如鸡和蛋。在临沂,究竟是先有市场还是先有物流,始终是个解不开的谜,但可以肯定的是,物流支撑起了当地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据统计,目前围绕临沂商场各个市场,有2094户物流经营户和1.8万辆货运车辆,去年实现物流总额4000多亿元,覆盖全国所有的县级城市,通达全国所有港口和口岸。由于具有不可比拟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当地物流价格比全国平均低20%—30%。
    “与小件快递不同,临沂是典型的大宗商品物流,在通行的货到付款模式下,物流公司相当于过去的‘镖局’加‘票号’。”隽立峰说,正是长期的合作和多年的信任,整个市场上至少50%以上货款由物流公司帮助代收,这在其他地方很难想像。
    与临沂相距约800公里的义乌,同样也有自己的“独门”秘诀。
    “在义乌,你可以花最低的价钱买到你想要的任何商品。”义乌市长盛秋平说,全球超过80%的商品都能在义乌找到,且品种还以每天500种的速度增加,有的价格甚至比原产地还便宜许多,充分印证了“出处不如聚处”的道理。
    而物丰价廉背后是强大的产业支撑。正如义乌人自己所说,仅有市场,没有产业,总让人有种“不着地”的困惑与不安。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义乌就开始逐步引商转工、贸工联动,并由此培育出一大批优势产业集群,成为市场的活力之源。如今义乌60%的工业企业是从商贸业转入的,其袜业占全国的35%以上,拉链占全国的30%以上,无缝服装占全球的20%、全国的80%。
    转型突围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给临沂和义乌都带来新挑战,“实体”市场还有发展后劲吗?两地的同志都说,转型方能突围。
    对以批发业务为主的传统商城来说,电商的影响显而易见。临沂商城的一项调查显示,未开展电商经营的市场业户,商品销量已经下降了10%—30%不等。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适应。临沂雅讯电商服务公司董事长聂文昌说,电子商务离不开实体经济和物流,而临沂规模庞大的实体市场和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恰好为电商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在政府鼓励引导和商户主动“触网”之下,临沂商城电子商务企业和商户已发展到2万户、从业者近10万人,去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09.5亿元。经过几年努力,有望再造一个“网上商城”。
    “改革转型是大势所趋,否则过去积累的发展红利会被逐步消耗掉。”临沂市长张术平说,临沂未来将打造电商、信息和支付三大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物流与商贸、内贸与外贸的结合,走出一条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新模式。
    而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以日用品为主,数量庞大但小散杂,也愈发感觉到原有的贸易方式已逐渐不适应市场。
    改革要主动,发展靠争取。面对电子商务扑面而来的冲击,先行一步的义乌于2012年正式上线运营“义乌购”电商平台。
    当前国内需求相对饱和,外贸市场则出现“天花板”。面对共同的烦恼,两大商贸“巨人”是“瑜亮之争”还是互补共赢,引人关注。
    其实,分隔长江南北的两大市场,从官方到民间,无不密切关注着彼此的“动向”。义乌对临沂商城的快速崛起一度感到压力,而临沂则对义乌拥有国家“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金帽子”羡慕不已。只不过,以往双方热衷于对比着两个市场孰强孰弱、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而现在则更关注如何取长补短。
    一直以来,临沂商城以内贸型市场著称,义乌则以外贸型市场闻名。由于产业配套不足,临沂更多是依靠物流支撑起的商品“中转站”,缺少商品定价权;而因为对外依存度过高,义乌则不得不面对国际市场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己之所短,恰是彼之所长。
    “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市场足够大、空间足够宽,而且两个市场差异很大,无需担忧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王士岭说,现在临沂商城很多货品都是从义乌采购,而义乌不少商品则是用临沂的物流配送。
    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两大市场30年的变迁,正是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变革相融相促的过程。对义乌来说,这是当初“鸡毛换糖”的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临沂而言,这是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延续和升华。
    人们期待,“南义乌、北临沂”继续以各自的方式演绎新的市场传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招商引资是政商关系的一面镜子 下一篇:实体经济强势扬帆仍需防微虑远
 
   友情链接:海力网辽宁省市场信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