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
来源: 点击数:540次 更新时间:2015/3/13 9:52:43
    每年的两会是公众最为关注的政治舞台,这个舞台上的一举一动,无不牵挂着全国百姓的心弦。今年两会上的最强音,莫过于“法治中国”,而这正是对中央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力呼应。
    “涉及税收法定,我不能马上答复你。”李克强总理日前回应人大代表的这句话,从感情上看不像总理应有的表态。因为,煤炭枯竭型城市要求政策倾斜的想法没有错,李克强也认为建议很好。不过,由于建议涉及了“税收”,总理自然不会任性而为。
    总理的“克制”恰恰表明,依法治国绝不仅仅是教育公众遵纪守法,更重要的是在于政府行为的守法意识。没有法律授权、没有法律可依,即便是总理也不能随意表态,更不会以发展经济的理由,置法律于不顾。
    分析两会上传递出来的种种声音,我们认为依法治国的难点、或核心问题是如何把公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
    当前公权力未得到有效约束,其突出表现就是部门利益法律化。应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下,中国的法律体系日渐完善,官方民间的法律意识都在进步。可是,由于立法工作中的部门化倾向,导致了“以我为本”的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一些部门规章明显存在增加本部门权力,减少本部门法定职责的“法外设权”现象。
    根据调查显示,在全国各种政府性基金近500个项目中,除了教育附加费、公共资源占用费等极少数几项收费有明确的法律依据,34项经过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外,其余均为各地区或部门设立。
    由此,部门利益法律化应是依法治国急待清理的一道障碍,人大也已表达了通过立法法予以矫正的意志,值得期待。
    盖着权力部门的公章大行其道,一些“附加费”一旦列入红头文件,征收就会没有休止。如1963年发布的《关于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几项规定》至今已经超过50年,还在继续执行;有的收费虽然到了期限,却难以“断奶”,变换花样后再征收。
    全国电价一年“加收”的费用就高达2100亿元,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附加收费项目,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然而,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类各异的附加收费,既不知情,也不清楚它们最终流向何方、作何用途。
    政府部门“法外设权”的不良示范,与各地频频出现的奇葩“红头文件”一样,饱受公众诟病: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纪委批评食堂的杏鲍菇炒肉中没有肉、陕西眉县突破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推销水泥、河南省工商局催促完成罚款任务。
    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些文件打着红色的刊头,盖着权力部门的公章,意味着权威下的私人利益受损;对于其管辖区域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则是铺天盖地的乱收费,企业负担一再加重。
    政府之所以赶在“半夜发文限牌”,根源在于权力边界不清,缺乏监督。各级政府和权力部门都应当清楚,权力是人民和法律赋予的,只有将权力晒在阳光下,依法公开透明运行才能杜绝乱象的产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说:“我个人认为,雾霾以及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它的背后还是一个不依法办事的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才是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事实的确如此。让政府有权不能任性,需要的是监督,把权力关进笼子已是一种共识,而这个笼子靠什么编织,毫无疑问就是法律。只有把公权力关进了法律的笼子,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要加大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下一篇:加强自我约束 引领行业发展
 
   友情链接:海力网辽宁省市场信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