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一些干部亟须补一堂“担当课” | 来源: 点击数:1082次 更新时间:2014/4/28 8:42:44 |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出现了可喜变化,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不违规、不吃请、不收礼了,但也躲事绕行,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善担当问题逐渐冒头。以群众为师,为担当补课,勇于作为,在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干部本该有的担当意识,就是在面对群众时丢掉的。处置群众信访等复杂矛盾时“踢皮球”;习惯当“传声筒”,群众找上门时却成了“甩手掌柜”;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多的是想办法掩饰和“捂盖子”,甚至给群众名片上的固定电话也是秘书的。
前不久,某地出现楼房倒塌事故,记者和群众了解情况时,当地相关部门电话打不通,领导干部找不到,信息在四五个小时内极度混乱;还有的地方上午出现群体性事件,谣言都在微博、微信上传到了境外,权威部门将近傍晚时才公布真实情况……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牢牢树立起担当意识,以群众为师,才能担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负得起施政一方的责任;既担得起群众的表扬,又担得起群众的批评。
“担当课”能不能补得好,至少还有“四门考试”。一是考“苦乐关”,能不能吃苦;二是考“得失关”,是不是患得患失;三是考“生死关”,在群众的利益与自己的生死之间作出抉择;最难考过的是最后一关——“委屈关”,我们的许多干部苦乐、得失甚至生死都可以看淡,却担不起群众的误解与委屈,担不起网民的挖苦与起哄。在任何时候都敢于把自己交给群众检验考量,考试才算过关。
在深入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只做官不干事”的状态已为时代所不容,“为官避事平生耻”必须印刻在每一名干部的心头。当面对群众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要再拿“条件不具备”“情况很复杂”“群众素质差”等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来辩解,而是从群众关切的问题改起,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让群众看到新变化。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下跪维权”沉重而屈辱 下一篇:民生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6.76亿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