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商道、商会与厦门 | 来源: 点击数:458次 更新时间:2014/11/3 14:36:43 | 厦门因港兴商,以港立市,明末清初兴起,成“远近贸易之都会”,被称为“中国海洋城市发展之起点”。海外学者专著《新兴的厦门》,提出“厦门网络”之说,称其为“一个基于海洋贸易扩张而发展出来的沿海贸易网络”。今天,分析厦门兴起要素,探究“厦门网络”成因,在肯定其独具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条件时,我们要特别提及商人,关注商道。经商要靠人,人由道所使,商人经商中所秉承的精神道德具有至关重要作用。
显然,厦门聚集了一批商道优秀的成功商人,还诞生了陈嘉庚这样举世闻名的旗帜性人物,令人自豪。优秀的厦门商人所展现的商道,既传承中华文化中重诚信、崇谦毅、求仁和、讲勤俭、乐善义的品德,还凸显了海洋文化、华侨文化、闽南文化相交融的特质。或因闯荡海洋,创业异国;或因率先接触血腥的殖民经济,汇入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市场;或因更早接触近代法律,接受轮船、电报等先进工具和科技手段,厦门商人展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尊,展现了开阔的视野思路与法制意识,展现了很好的包容心态,很强的平等观念和特别的拼搏精神。
作为商人的嘉庚先生,由米店伙计成长为东南亚橡胶大王的范例证明,他将厦门商人成功的经商之道,践行得最好、最全、最突出,而且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贡献突出,成为罕见之世界伟人。其成功的经商之道,已融入人们所概括的“爱国、诚毅、奉献、勤俭”的嘉庚精神中。
厦门的兴起,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商贾聚集,交融、碰撞、传承、借鉴,形成了厦门商人的为商之道,也催生了厦门商会组织的成立。作为被清政府列为“商务繁荣之区”,明令“应设商务总会”之地的厦门,1904年成立了由闽台名士林尔嘉(字菽庄)为会长的商务总会,并渐成“联络沪津,枢纽闽南,以控制南洋各属商务之势”。在近代厦门相当活跃,建树良多。
商会组织的成立,使商道传承进入新时代,之前的商道传承,更多为单一、独立的行为,如今则成为自觉、主动、有组织的整体行为。结合商会的服务宗旨,围绕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商会组织成了商道传承的大舞台,商道弘扬也提升了商会的形象,推动了商会的工作。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商会、商道两相得益,共同进步,更提升了商人素质,增进了相互合作,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
在发挥商会作用与重视商道弘扬中,厦门商会于1946年提出以11月1日为“商人节”的建议获通过与认定,是一个成功案例。厦门商会的这一议案,标题简明,“规定商人节日以加强商运案”短短几字将方法和目的讲明,虽未见详述,但“加强商运”四字已使人明了,这显然着眼于商人地位、商道弘扬、商会运作、商业发展。议案先经厦门商会集体审议,后由代表交全国商联会大会一致通过,再呈请政府部门而最终规定。商会此间的运作及所起作用一目了然,议案显示的创新理念和运作方式值得借鉴。
如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尊商亲商渐成气候,两岸贸易日趋密切,华商作用更加突出,在此大背景下,将源于厦门、定于南京、传承于台湾的“商人节”回归两岸共同举办,岂不善哉。这有助于中国商人的团结,有助于商会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中华传统商道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构想,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出了新路径。新一代中国商人应该顺势而为,新时代的中国商会应该大显身手,内涵丰富的中国商道也将在构想的落实中发挥巨大作用。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商人应不应该有一个节日? 下一篇:“鬼城责任在政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