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民企转型等死不如找死 | 来源: 点击数:472次 更新时间:2014/10/21 8:57:51 | 采访对象:温州市工商联主席、浙江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
采访地点:奥康集团总部会议室本报记者:童芬芬张志勇叶正积李仁平
记者:经历多次金融危机之后,温州经济与企业均遭遇重创,作为企业家,您如何解读当前的温州模式?
王振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过去主要以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包括奥康、正泰、森马现在也不可能再是原来的发展模式,都已经在朝着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市场发展。实际上,温州模式的真正核心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未来,企业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要创新,整个温州模式也需要创新,只有用变革的姿态去应对朝夕变化的社会环境,才能赢在转折。
记者: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发生后,有人说这是4万亿的责任,您怎么看?
王振滔:确实与4万亿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没有4万亿温州企业也会死一批,只是会死的很安静,不会像现在这样大的动静和规模,也不会这么痛苦。在借贷风波发生后,有些老板之所以跑路,是企业窟窿实在太大不跑不行,有些债务就算5年、10年也还不了,别说自己,怕是连儿子辈都还不起,最后逼的只能跳楼。
记者:一直以来,“低、小、散”是外界赋予温州民营经济的一张标签,这些曾经的优势如今是否已经过时?
王振滔:随着反思,过去这些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利润之薄的弱点开始显现,整体来说,由于产业普遍“低、小、散”,决定了温州经济转型相对滞后。客观的看,“低、小”未必不好,但是“散”不能持续必须要屏弃掉。例如一些小微创业企业、科技类企业本身就是低、小,不能被排斥,这些企业或许有一天就是温州未来的希望,阿里巴巴起初也是从低、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
记者:在制造业利润愈来愈薄、资本过度盲目投机情况下,许多人认为温州的实业已经走向空心化,您怎么看?
王振滔:外界认为温州实业空心化,可能与大家看到的温州企业倒闭、企业老板跑路等现象有关。其实,温州企业的总量很大,例如从市区到县,温州工商联的会员企业就有3200家,按照比例来看,出事的、跑路的仅仅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体。温州仍然有很多企业在做实业,专注于主业,比如正泰、森马、奥康都在坚持做实业,多元化是难免的,资本也是趋利性的,但温州是空心现象而不是空心化。
记者:在今日温州借贷危机、艰难转型、经济下滑三碰头的时间节点上,温州企业如何应对变革?
王振滔:当前背景下,温州企业要么“冬泳”要么“冬练”,越是大环境不好越要锻炼,不然“冬眠”以后说不定再也醒不过来。任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企业能抓住机遇就能赢在当前。很多人说产业转型过程中,不转是等死,转是找死。在我看来,找死总比等死好,找死或许还有出路、活路,等死就只有死路一条,只是时间早点与晚点的区别。
记者:未来转型中,您认为政府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振滔:过去的发展中,温州政府是指导员角色,在引导企业发展方向,因为过去很多民营企业不懂,企业不知道做什么好。未来,我们希望政府做服务员的角色,在制度建设、政策落地等方面做服务员的角色。我们期盼的更理想的角色是,政府当好裁判员,如何制定好规则、公平执法、有序服务,这也是我们工商联、商会要考虑的事情。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茅永红:做有良心的企业家 下一篇:脚踩着大地的温州之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