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超级银杏”折射了什么 | 来源: 点击数:562次 更新时间:2014/8/22 8:10:21 |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一棵“超级银杏”,出厂价几千元,落地价却达5万元,巨额差价去哪了?动辄花上千万找知名公司进行绿化设计,其实就是几个刚毕业的学生参照以往案例稍加改动,巨额设计费背后有哪些猫腻?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频现绿化奢侈浪费的背后,掩藏“黑色内幕”。
一棵树身价猛涨十几倍,这生意做得让人咋舌。中间的巨大差价以及巨额设计费去哪儿了,这不是个难琢磨的问题。事实上,近几年曝光的“绿化腐败”事件并不少见:去年查处的广州绿化腐败窝案、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园林绿化局原局长赵桂强,因先后收受园艺绿化施工方贿赂,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等等。为何城市绿化建设方面这些年成了腐败的“重灾区”?是缘于不在“笼子中”的权力“放肆”。绿化建设项目的钱要怎么花、包给谁来干等,往往取决于“领导意志”,这使得原有的程序和制度沦为摆设,比如,施工招标“先上车、后补票”、苗木采购绕开规定,买贵的不买对的,等等。权力失控与不法商人的苟合,权钱交易的双方瓜分了公共资金,留给百姓的就是一些“超级银杏”。减少绿化建设的腐败空间,需要设计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约束机制,尽快结束“一言堂”的行政决断局面。
绿化建设项目大都“暗箱操作”,这也是腐败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如果项目花销明细广而告之,一棵网上花三四千元随处能买到的银杏,如何敢挂着5万元的标签走到公众面前?如果绿化建设项目能够从设立、设计、采购、执行等各个方面都公开透明化,有民意参与,“绿化腐败”必然被揭露。
眼下,官场上流行的用“绿色”置换“政绩”的扭曲政绩观,才是培育出“超级银杏”的肥沃“土壤”。如,某省将造林绿化当作“一号工程”,历时4载、耗资数百亿元,曾被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这些疯狂“逐绿”之举的动因,是官员“多种树就能升官”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绿化浪费”、“绿化奢侈”频频出现,进而导致“绿化腐败”。只有改变这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扭曲政绩观,城市绿化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公共资金才会不被浪费,“绿化腐败”的土壤才能被铲除。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政府买服务需在绩效评价的阳光下 下一篇:落实带薪休假关键在领导干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