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负责监管者为何总是“不知不觉” | 来源: 点击数:545次 更新时间:2014/8/13 8:14:43 |
最近关于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的“耀眼”新闻不少:一则是沃尔玛深圳洪湖店一名资深员工在网上放出食品加工内幕视频,包括已呈黑色的熟食用油“一个月不换”等;一则是媒体暗访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事件;一则是媒体记者暗访北京汉丽轩烤肉超市昌平店,发现存在剩菜回收重复利用等多种乱象。
几则消息看下来,真正让笔者感到“惊心”的是:将不良商家的背后黑幕公诸于众的是暗访的记者和“变节”的员工,监管部门总是在问题曝光后姗姗来迟。
监管部门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仪器设备,乃至权力资源,都是记者所远远不及的。可为啥记者暗访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却以年为时间单位毫无知觉?记者的“多管闲事”、员工的“不忠不义”加上监管者的“不知不觉”,正是对眼下食品安全机制缺陷的一种无情嘲讽。
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都习惯于“迅速跟进”、积极向公众通报处理结果,但这充其量也就是一块“遮羞布”而已,不论如何“迅速”、如何棍棒齐下,“严惩涉事企业”起到的只能是亡羊补牢的作用,这并不能抵消他们失职在先的过错。遑论面对庞大纷杂的食品市场,要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就不能总靠零星出现的记者卧底、员工自曝,还是要靠责无旁贷的行政监管来唱“主角”。监管行动的无能,会使得政府的诚信与百姓的健康一道消得憔悴。希望监管部门能够知羞知臊,主动出击,健全监管队伍和监控手段,破除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的保护主义等,别再有种种令百姓恶心的猫腻,也让记者和员工们“休息休息”。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刹“公款送月饼”风又到了关键口 下一篇:对违法“零容忍” 守法才能不含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