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喊话不如加大市场规则的完善与应对,比如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德国等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而市场上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出台相应机制比如严禁裸卖空等,因此不论是此前的喊话蓝筹股价值,还是目前的喊话理性投资打新,这些实际上并非构成市场机制的有效之举,如果要实现新股的理性交易与上市,目前的制度是需要大力改进的,比如新股上市首日的特殊待遇等
资本市场自有其市场规则,其股价的风险与机会演变往往由投资人来承担。从世界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管理层对股票市场喊话比较鲜见,其投资者更多的是遵循着“买者自负”的原则参与证券交易,而相关上市公司则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通过观察中国资本市场发现,证监管理层经常喊话虽然有提示风险之意,但市场实际上却逆风而动。
近一个月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作为管理层信息的出口,就已三次郑重提醒投资者:要理性参与打新。但实际上这种喊话效果并不佳,相反却出现了更为猛烈的“打新”热潮。据2014年7月23日公开信息显示:近期发行新股的中签率悉数公布,没有一家超过百分之一,最高是川仪股份的0.8948%,最低为创业板公司天华超净的0.2995%,仅比上一轮的北特科技高出万分之二不到。考虑到北特发行当天是一家发行,此次“喊话”后的市场效果是中签率可谓超低,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本轮打新比上个月的打新资金更加疯狂,喊话效果并不尽意,事与愿违。
从A股资本市场来看,我们也经常看到管理层喊话资本市场的情况。比如两年前,证监会某官员公开喊话“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大有号召投资者买股票的气势。如果投资者不假思索的进行大部分股票投资,近两年相关股票的价格基本腰斩或亏损极大。比如蓝筹股中国人寿、张裕A等,这些股票不仅没有给中长线投资者带来利润,反而使许多投资者亏损或套牢。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新股怪象,实际上与市场规则的维护与完善密切相关,我们看到新股发行制度频变,且人为的干预市场发行价,然后控制市场的发行节奏,在交易制度上给新股首日特别待遇等,这些都造就了新股利益开盘与对赌炒作的现象。比如6月份首轮飞天诚信等9只新股开板前平均累计涨幅高达192%,这些都使得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质疑。
作为管理层其是资本市场的管理者与监管者,其本应做好市场规则的完善与维护,而市场经济特征明显的资本市场,其并不需要管理层对某一类现象发布喊话式的引导,一个有效且规范的资本市场,市场规则与公开、公正、公平;信息充分公开、违法事件的追索才是管理层要重点关注的领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管理层身负监管之责,对于伤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更是管理层要进行加大工作力度的,而非对于市场投资行为的某种喊话,这样往往会产生诱导或错误信号,导致自身成为投资者难以认可或事件缠身的情况不断出现。
笔者对美国、香港、日本、德国等股票市场进行长期跟踪,发现市场遵循的是“优胜劣汰,自由竞争”的市场法则,投资人购买何种股票完全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新股破发现象、退市现象等非常普遍,而如果出现欺诈上市或内幕交易炒作等,管理层则会依据法律、法规与上市规则紧跟其上,追究赔偿或处罚。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特色明显的股票市场,管理层鲜有“喊话”来提示投资者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
研究认为,“喊话”不如加大市场规则的完善与应对,比如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德国等股票市场大幅度下跌,而市场上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出台相应机制比如严禁“裸卖空”等,因此不论是此前的喊话蓝筹股价值,还是目前的喊话理性投资打新,这些实际上并非构成市场机制的有效之举,如果要实现新股的理性交易与上市,目前的制度是需要大力改进的,比如新股上市首日的特殊待遇等。
总体而言,我国股票市场已进入到一个市场经济体现的重要时点,如何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不能以简单的喊话来进行,如果要实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市场规则的完善及交易者“买者自负”原则的体现。管理层要做的就是规则完善且保持相对稳定性,维护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而非经常性的“喊话”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