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伦敦成功发行5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项目。这是首只在境外发行上市、以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目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以债务债权关系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不过募集资金通常仅仅用于对环境友好的项目。
全球75%左右的绿色债券用于交通项目,另有部分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农林业及废弃物和污染控制等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量已超过150亿美元,高于去年全年112亿美元的发行规模。根据limate Action Program估算,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在今年底将达到400亿美元,2015年有望接近1000亿美元。
2008年,世界银行发行了全球首只绿色债券,随后绿色债券发行人类型不断增加、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其投资者中既有养老基金,也有全球资产管理机构(如高盛、黑石、苏黎世保险)、知名公司(如微软、福特汽车)和中央银行(如巴西和德国中央银行)。
由于绿色债券可以帮助发行人融资、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前景乐观。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绿色债券将在全球范围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广。
目前,我国碳金融制度初步建立,绿色债券也已在银行间市场萌动发展。今年5月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一只10亿元碳收益票据,期限5年,填补了国内与碳市场相关的直接融资产品的空白。
但未来的绿色债券发展也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绿色债券缺乏严格定义,募集资金用途没有明确边界。
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发行透明度,今年2月多家商业银行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的“基本原则”,给出了绿色债券认定、信息披露、管理和报告流程等相关内容,但其适用范围还有待检验。
此外,债券持续期间的监管规则尚未明确,发行人可能以绿色债券的名义融资,但实际上将募集资金用于其他传统行业。
最后,与普通债券相比,绿色债券票面利率相对偏低,能否吸引更广泛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其面临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