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不少企业家的表述中不难发现,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发酵。
"在眼下经济低迷的情形之下,周围的企业家压力都很大,甚至一些年龄大的企业家开始产生了’退休’的想法,这个节骨眼上,特别需要一剂强心针。"川籍企业家覃兴明告诉记者。
从这方面看,不久前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的出台,更具深意。
民营经济面临巨大利好
最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英期间向世界做出承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而自今年4月初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九议"稳增长。由此,不难看出政策层面对经济下行的态度。
在稳增长的目标之下,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的一个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样的表述首次在公报中出现。在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详细规划。
更为吸引眼球的是,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就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而提出的《意见》,直指改革成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经济体制改革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业界称其蕴含民营经济的巨大利好。
国务院参事姚景源表示,眼下应该看到经济增长速度适当回落对于缓解中国当下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具有重大意义。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则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是转型升级阶段必然经历的难题,不是短期的,不是简单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就能消解的。"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
"今年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就《意见》的内容,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解读说。
在去年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今年国务院分两批取消和下放了122项审批事项。
6月初,国务院继续召开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要求。其中,投资体制改革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特别是要取消对投资创业就业影响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明显的行政审批事项。
在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方面,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要求各部门清理现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对此,孔泾源分析说,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将面向地方政府等方面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与此同时,今年3月,国务院审改办公开了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汇总清单,涵盖了60个国务院部门、1235项行政审批事项,被称为这是中央政府加快权力清单公布,大力推进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
此外,全国开始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如,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等,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在放权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孔泾源分析。
在孔泾源看来,《意见》在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财税支持以及金融服务方面,乃至在投资核准方面等等,国家都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出台了大量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实实在在的。
孔泾源总结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就中央"简政"的意图,李克强曾解释称,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更重要的是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给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
公平对待各种所有制
按照孔泾源的分析,改善投资环境是民营经济的又一大利好消息。
今年以来,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陆续纳入营改增试点。同时,国务院还出台了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简化合并增值税特定一般纳税人征收率等措施,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
在今年3月,国务院同意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待第一批试点取得经验,并总结评估后,再逐步推进。对此,孔泾源解读说,国务院意在有序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发展熟悉当地情况、特色鲜明的地方法人银行,以满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多层次、多样化融资需求。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公布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参与的示范性项目,主要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6个领域。
"这些改革措施对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已经产生了良好效果,比如注册资本改革实施后,从3-5月,3个月时间,全国共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320.14万户,同比增长25.83%,注册资本总额5.32万亿元,增长99.78%。"孔泾源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就颇受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孔泾源表示,将采取分类改革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的大型国有企业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从事公益保障性的国有企业;一类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还有一类是一般竞争性行业领域的国有企业。
"比如,公益保障性企业既要加大国有资本投入也要规范公司治理,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对有自然垄断业务的国有企业,主要是监管中间、放开两头,对自然垄断环节更多地加强服务标准、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对竞争类的则推向市场。"
有评论认为,此轮国企改革的彻底性和打破央企垄断的深度,将直接决定民营经济在接下来的政策红利中能否享受到真正公平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对于目前企业界颇有争议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尺度问题,孔泾源认为,《意见》是要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些国有企业无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都可以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逐步发展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未来,应把自然垄断业务变得像高速公路一样,无论监管价格,还是保证安全,所有的’车’都可以上去,这样就能变成为社会各类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就此轮改革,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称,更为重要的突破意义在于,更加公平地对待和认识各种所有制经济。
"我们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深化的。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加了’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这个前提。目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玻璃门’、’旋转门’等的一些障碍,根子在于思想上,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地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