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无论国企民企一股独大都要反对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1053次 更新时间:2016/12/2 8:44:03 | 哪一类的投资者会一股独大或垄断、进而损害其他中小股东权益?相信许多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国企”!
其实,这并非是国有企业的“专利”。任何企业一旦拥有一股独大的有利位置且股市出现漏洞,都有可能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今年3月被上海法院判刑的“股市妖股”庄主成清波在股市上的行为,就能说明这一点。
近日,经济参考报报道:今年3月17日,成清波因向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11.24亿元,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成清波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可能有印象。不仅股市,还包括跑产业新闻口的记者。股市上的人为什么有印象,暂且放下后边说,先说记者何以对这个名字耳熟。
这是因为在2004年前后,成清波成了中国铁路有史以来第一个私人投资者。虽然其投资的广东罗定铁路只有短短几十公里,但由于铁路一直是百分之百的国有资本,管理方式也几乎是军事化,私人投资铁路不可想象,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成清波,成了媒体聚焦的象征性人物。
大家关注的关键问题是成清波投资的罗定铁路能否获得原铁道部公平对待、能否由此打破铁路的垄断。因为罗定铁路规模很不起眼,独立运营绝对不可能,必须和当时的原铁道部10多万公里的铁路联网运营,才能获得收益。谁都知道,无论调度还是收入清算,权力全部由原铁道部掌握,原铁道部要是成心让成清波亏本,以此赶走他,简直易如反掌。
果然,没过多久,记者们和学者们就失望了。项目黄了。究竟是谁黄的?现在看来,并非是大家想当然的原铁道部,而是因为成清波很快就转手卖掉其在铁路上的投资了。
公众现在才知道,原来成清波的志向,其实并不在于外界所期望的那样“打破铁路垄断”,而是资本运作的需要。但成清波这一转手,就大赚了一笔。在他拍屁股走人的时候,身后扬起的是包括铁路在内的国有资本挤压弱者的批评舆论。批评也不是不对,只不过具体到成清波这个投资个案,难免“合理想象”。毕竟,成清波是大赚了一笔。
反正铁路铁板一块的局面至今依然。很难改变。这个姑且不表。我们设想另外一种情景——试想,如果掉个头,一旦一个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民营企业。比如是成清波,他们对待其他小股东,又会怎么样?
真是巧的很。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偏偏也是成清波这个人。偏偏成清波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
其实,成清波是股市中人,而且决非等闲之辈。在资本市场上,由“深圳中技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所组成的松散集团,其背后的掌控人正是成清波。成清波用十余年时间成功控制了5家上市公司。
那么,成清波控制了5家上市公司后,是怎样对待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的?
其手法大致是:首先,通过购买法人股方式进入上市公司,并稍后高价套现;控制上市公司后,一方面将旗下劣质资产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将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违规转移至自己名下。
此外,成清波更擅长的是将劣质资产做高评估价值,高溢价装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达到风险转嫁以及为自己的关联公司“解套”之用,或通过关联交易将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低价出售给己方,从而“掏空”公司。
还是巧的很,被成清波将劣质资产做高评估价值,高溢价装入其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其中就有包括罗定铁路项目在内的两个铁路项目。
据悉,2004年,“中技系”控制内蒙古宏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成清波相继将作价近7亿元的,包括罗定铁路项目在内的两个铁路资产注入该公司中,而该资产是成清波之前以数千万成本撬动杠杆收购而来的。在短短不到3个月的时间,成清波便从中套现3亿多元。其中的罗定铁路,经营已经巨额亏损。
可以想象,在国内股市,在中小股东眼里,大股东如同罗定铁路公司眼里的原铁道部,“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虽说于法不容,但其有隐蔽手段。比如通过关联交易、担保等暗度陈仓,中小投资者就吃哑巴亏。
具体到成清波,刚才说了,他现在被判刑罚款,还不是因为他在股市上的行为,而是因为他非法集资。他为什么非法集资,姑且不说,单说他在控制上市公司期间的行为,却是因非法集资而被牵出来的。
看来,股市和铁路一样,也不是不公的绝缘体。股市都不行,难怪怨原铁道部。不过,说股市的毛病,并不是否定股市。说民营企业的控股股东在一定条件下,会和原铁道部一样侵害其他民间投资者的利益,更不等于要否定民营经济,而是要呼吁在所有的领域都要“三公”。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资本炒作游戏“高送转”应增加透明度 下一篇:推进债转股应坚持法治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