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五年的民生发展之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民生服务体系与社会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在改善民生中实现社会良性发展,将落实在我市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
民生关怀全面开花 百姓福祉节节攀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劳动者职业能力逐步提高。全市城镇年均新增实名制就业108万人。今后,大连市人社部门将进一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为了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大连市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推进。五年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下一个五年,我市养老保险事业仍将继续担负民生重任,不断完善制度、提升保障水平、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参保人员“老有所养”的期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过去5年,大连市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供暖救助、就业援助等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与慈善救助和社会捐助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成。健全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4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始终保持全省首位。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累计投入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统一。
未来5年,大连将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适当扩大救助病种,逐步取消病种限制。全面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养老服务与产品供给,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探索运行社会互助式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加快居家养老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组织网络和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支持企业、社区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作用,为城乡特困老人实行政府供养。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面向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增加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比例。到2020年,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户籍老人40张,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占比达到70%以上。支持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让市民看得上病、 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
治病省钱、看病方便、提高技术、改善服务……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医疗卫生行业的点滴变化都渗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五年来,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市民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健康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绩。2015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为80.76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0年的10.81/10万降至8.82/10万,婴儿死亡率从2010年的3.68‰降至3.1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0年的4.92‰降至3.97‰。
五年来,大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医疗卫生资源更加丰富,卫生机构总数达到2739个,医疗机构床位数从32040张增加到42854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到6.13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市政府投入3.18亿元,用于共建合作医院、引进高端医学人才、赴国内外进修、开展引智项目、引进高新技术及专业技术培训等软实力提升工程,三个中心和42个诊疗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各大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专项治理,优化服务流程,强化路径管理的同时,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促进基层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202.5万人,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人均筹资额从2010年的160元提高到2015年的58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目前,大连市11所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民营医院增至59家,床位7352张,占20%。五年来,我市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稳妥实施,实现了计划生育“双独两孩、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三步走的历史性变革,人口发展更加均衡。同时,简化生育手续,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累计投入31955万元为34.18万人次发放了农村部分独生子女奖励扶助费;投入23888.8万元为9.4万人次兑现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各项扶助政策。
接下来,大连市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健康大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实施分级诊疗制度,让广大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病更舒心。同时加强人口计生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始终牵动着万万千千寻常百姓家的幸福和期望;教育的现代化,更直接关乎着城市振兴的人才原动力与改革牵引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连市将继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全力支持在连高校加快发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增强大连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过去五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幅增加教育投入,优先安排、优先保障教育发展,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全市教育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较好地服务和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下,我市教育改革成果喜人,全面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建立完善了普惠资源扩增、成本合理分担、小区配套园开办等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了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了政府主导、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教育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5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我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2位。
未来五年,大连市将进一步实施科教强市和品质立市战略,紧紧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健全法治为可靠保障,以构建现代教育体系为工作目标,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快“两先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的力量会融入城市的血脉,改变城市的气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发展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文化强市的目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过去五年,全市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循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扎实推进文艺创作生产,深入实施“5511”工程,创作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孕育和培植出了具有大连本土特征的文艺新景观;着眼文化民生,高标准建设文化新场馆,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了大连作家森林、汉风文化方舟等一系列知名文化品牌,形成了具有大连气派的城市文艺特色;出台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模式,搭建平台,将文化惠民深入人心,从而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致力于文博和非遗资源保护传承,使大连的历史文化脉络可持续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打造出多样化、创意化的城市文化生态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全国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成为为数不多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全民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今后五年,全市将不遗余力地贯彻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倡导文明新风,增强广大市民“爱我家乡、建设大连”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产业创新升级、文化资源整合为抓手,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推动学习活动创新,完善学习长效机制,建设“书香大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新型智库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