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精准扶贫须严把两道关 | 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397次 更新时间:2016/10/17 8:14:12 |
“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打好这场攻坚战,精准扶贫是关键之举。实践中,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答好这道题需要把好两道关。
第一道关是精准识别。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为此,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而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前提。经过各级扶贫干部的艰苦努力,目前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已经完成,全国有8962.5万农村贫困人口被识别出来,并完成建档立卡。
不过,实际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农户家庭很困难,却未被识别为贫困户,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社会影响很不好。客观地讲,农民往往没有记账的习惯,家庭收入很难准确计算,精准识别工作确实难做。不过,哪家最困难,哪个村最穷,当地群众最清楚。在贫困人口识别方面,国务院扶贫办设计了村民申请、村里评议公示、乡里审核再公示、县里审核最后公告的识别程序。只要严格按程序操作,贫困人口、贫困村完全可以做到精准识别。
第二道关是精准帮扶。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我国已成功帮助6亿多人脱贫,现在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上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地区,共14个片区。这14个片区有59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基本上都是在偏远大山里,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条件都比较差。以前出台一项政策,一批人都能够脱贫致富,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脱贫难度越来越大。要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必须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位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显著脱贫成效。
比如贫困户,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的是危房,有的缺少劳动力,有的缺资金。要分析其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针对因病致贫的,开展健康扶贫行动,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报销比例,联系大城市医院包县;针对缺发展资金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开展扶贫信贷,贷款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针对缺文化技术的贫困户,国家提供免费职业教育,东部对口解决就业。对于那些居住在根本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则实行整体搬迁。目前,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已经出台,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要发展致富产业,都可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后,银行按国家基准利率放贷,由政府扶贫资金贴息,免担保、免抵押。
把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这两道关,需要严格按程序办事,强化监督问责。扶贫成效考核方面,除了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群众收入等脱贫“硬指标”外,还应包括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等“软指标”,并适当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加快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下一篇:今年9月大连市CPI同比上涨2.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