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民企“就业容纳器”作用日益凸显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361次 更新时间:2016/9/27 8:28:57 | “就业”乃民生之本。长久以来,民营企业创造了我国60%以上的GDP,就业贡献度更是超过90%。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却在不断增加,民营企业更是起到了“就业容纳器”的作用。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了“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以及《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员工数达826.98万人,户均达1.65万人,同比增加10.08%;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1.07%,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成为员工数最多的民营企业,员工人数达19.6万人。
从行业来看,房屋建筑业再次蝉联员工人数榜首,达到182.01万人,占民营企业500强员工总数的22.01%。民营企业500强就业人员总数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房屋建筑业,房地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零售业。
相较于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员工751.28万的人数,以及1.8%的同比增速,2015年,民营企业500强拉动就业的绝对值和增幅均大幅提升。除了数量上的显著增长,值得注意的还有就业人员总数位居前五的行业变化。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就业人数位居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房屋建筑业,零售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显而易见,“房屋建筑业”一直是民营企业500强吸纳劳动力的最主要部分,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2015年已榜上无名,取代它的是“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黑色金属铸造、钢压延加工和铁合金冶炼等细分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产能过剩,经营状况也堪忧。去年以来,企业自我调整与政策管控走紧,“去产能”大势下全行业劳动力呈大量释放趋势。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经济转型”必先要实现“就业转型”。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安徽考察期间指出“经济下行压力下更要关注就业”,习近平总书记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落实和完善援助措施,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这是经济改革过程中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任务。
“过去几年,我们通过推进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每天新增1万多家企业、4万多个市场主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今后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让更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活’起来。”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人社部考察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曾说:“千万不要忽视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它们不仅有利于发展个性化定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更是巨大的‘就业容纳器’啊!”
民营企业500强是民营经济的优秀代表和先锋力量。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注意到,历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将企业的“纳税总额”、“拉动就业能力”归结到“企业社会贡献”的范畴内,这是社会各界对民营经济产业兴国、促进民生的肯定与认可。
9月秋季校园招聘拉开帷幕,预计今年有超过700万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新一代劳动者的择业观念正在转变,“铁饭碗”、“吃皇粮”不再受到过热追捧,而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500强的市场活力、公正氛围、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劳动者的吸引力愈发强大。
6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发生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5届的59%。而在国企、外企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22%、11%下降到2015届的18%、9%。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营改增全面释放“改革红利” 下一篇:部分城市楼市政策或收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