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把企业“做顺”比做大做强更重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420次 更新时间:2016/7/26 8:47:50
    经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把企业"做顺"。追求"做顺"的企业,会在企业内部薪酬制度上"尊重和遵循人性",用分享机制将企业建设成一个健全的自组织生态,实现人心顺遂,上下同欲。企业就会像河流一样自然流淌,顺风顺水,该大的自然会做大,该强的自然会做强。
    不与任何人为敌且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企业自然有更强的生命力。"做一家永远不死的企业",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全世界企业最普遍的理念和愿景是“做大做强”,人们不遗余力追求增长率,总是认为只有战胜对手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事实上,做大做强对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伪命题,是一个永远实现不了的幻想。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这种与外部竞争对手的强弱对抗永远是动态的、不确定的,换言之,你不是你命运的主人,你的命运始终被竞争对手所影响和左右!因此“大”和“强”在竞争的此消彼涨之中永远是暂时的。反而是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对手持续地打击围剿,使企业失败的几率变得更大。
    “做大做强”只是一个励志的愿景。必须认识到的是,企业时刻面临的真正“大敌”是当下的市场现实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是一天又一天的日常经营管理和执行效力。因此无论战略决策多么完美,真正使企业走向成功的是经营执行过程。
    那么,经营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是把企业“做顺”。追求“做顺”的企业,会在企业内部薪酬制度上“尊重和遵循人性”,用分享机制将企业建设成一个健全的自组织生态,实现人心顺遂,上下同欲;并且对外讲究与同行和谐共生,遵循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自然会在一个内外部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各级员工在合理的共享机制之下只是与自己的能力较劲,追求下一次工作比上一次做得更好,企业就会像河流一样自然流淌,顺风顺水,该大的自然会做大,该强的自然会做强。不与任何人为敌且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企业自然有更强的生命力。
    “做一家永远不死的企业”,这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
    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熄灭他人的光芒不会使自己更亮,你唯一能做的只有将自己燃烧得更充分。”一切都向内求,“反求诸己”,将自己的每一个环节“做顺”,“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最大释放每一个岗位和角色的能量,这样你一定会大,不大也一定会强,虽小而美。
    你有怎样的用心?
    成功不是一种结果,而是持续产生结果的一个过程。将企业“做顺”,自然而然会获得这一过程。最需要理顺的,首先是企业的观念、意识,其中的核心是,“你有怎样的用心?”
    对企业而言,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任何人与事物都必然对应着一个生成该事物的机理、意念,也就是企业的精神、价值观、目的和一些方法逻辑,所有这些都可以囊括为“用心”二字。
    企业决策者首先要明白,老板和员工的用心,必然落到他们所生产的产品里。任何一种产品都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作为“物”的使用功能,一是“物”所承载的某些精神上的东西,即“心”,它构成了品牌最深邃的内涵。如果你是为了造福他人,你就会把产品做得尽善尽美,客户和消费者就会通过使用这些高品质的产品,体验到你造福于他人的用心。日本人提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日本产品总是品质上乘。海尔前总裁杨绵绵曾经在德国看见一个做果菜盒的普通操作工人,每注塑出一个果菜盒,他就拿起来从各个角度审视一下,此时杨绵绵从他的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一番欣赏之后,他把机器重新调整一下,把下一个产品做得更好。很明显,工人把他的心注入到了他的产品中,可谓用心良苦。
    但是如果你纯粹以赚钱为目的而没有考虑到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方便、舒心,你就会慢慢因为求快而变得马虎草率,消费者也会从产品低劣的品质中体验到你用心不足。所以,世间任何产品都承载着这两种东西,一是使用功能,二是企业用心。
    所有企业的“用心”都以产品作为载体来体现,我们身边最容易体验到其用心的企业是顺丰速运。
    多少年前寄个包裹,会非常麻烦,费时费力又误事。现在一个电话顺丰快递就上门收取,快递人员转眼即到,操作规范,三五分钟填好单子拿了东西走人,甚至不需要你包装,他们自然会替你包装好,而且价格合理,两三天对方就收到了——你是不是觉得特别方便?从顺丰快递人员的态度、效率和高质量递送,你就知道,这是一家非常“用心”为客户着想的企业。一心一意、全速高效,不耽误你任何事,就为了让你方便快捷,不要你半点操心,只让你全是舒心体验。这就是最大程度地造福他人。
    心确实是一种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意念,“月亮代表我的心”“我明白你的心”,对对方用心的感受,是一种体验、体会和感觉。任何人做了任何事,他的用心就已经包含在里面了,所做之事已经明明白白体现了用心的程度、好坏,勿需解释,解释已是多余。正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那一刻,心领神会。因为“从心里来,必往心里去”,你的用心,凭直觉瞬间就能准确体会。
    如果再往深处研究,就会发现这与量子物理学有非常深刻的内在关联。在此不赘述。
    有心的企业,就是有魂的企业,用心的核心是一个“诚”字。《中庸》的核心理念即“诚”,什么叫诚?即将内心真实的体验、感受、情感、立场、倾向,真实地表达于行为之中,表里如一就是“诚”。因此“诚则明”,真诚则一切事皆通透明了。因此这部经典又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事事通透,就能切中事物的本质本源,因而人就会更加智慧,看得更远,就能发现规律,从而进入“可预知”的境界。
    因此做自己喜欢的事,他才能真诚地对待此事,才可能做好。因此成功就是“和喜欢的人在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因为“喜欢”才会真诚才会用心,自然会持续产生结果,不断成功。
    保持心的向上向善和纯洁强大,对于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
    画一个立体三角形,顶端写“心法”,另三个角写“想法”“说法”“做法”,照此可对人的真实状态进行分析。而社会上太多的人逢场作戏,做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想的是怎样利用、算计而不是遵循他的真心。当一个人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心就会泯灭、丢失,最后你根本就不是你自己。
    一个人的行为也有两种,一种受心灵的指引,一种受利益的支配。利益支配要先经过大脑思考,权衡利弊,心灵指引的则直接流露,一见钟情。企业经营的方法是二者结合,将心灵指引与利益支配结合起来,才能在谋取利益时全心为顾客着想。星巴克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的自传《将心注入》,将心注入咖啡和企业,他的心和他所想所做所说完全统一起来了,然后才有了今天星巴克的成就。不管哪一个行业,优秀的品牌一定是将心注入产品的,包括海底捞、格力等,而那些用心不够的品牌必然不能实现“以心换心”,往往广告一停就烟消云散。
    总之,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付出真心,企业老板更是如此。
    经营人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一个企业老板有了真心,他还要去追求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叫梦想。
    每一个员工都有梦想,老板有梦想,企业有梦想。每一个人的梦,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最终是一致的。当然一个人实现一个梦想之后,还要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前面召唤,他才会始终充满激情地不懈奋斗。所以人和社会始终都需要一个当下未能实现的梦想来支撑,这样的梦想会上升到人的精神世界里。最诱人的理念是“让我们一起实现梦想”,企业的梦想是帮助员工、帮助企业老板实现梦想。
    一个出色的企业怎样才能和员工一起实现梦想?关键是,要有境界。
    国内最出色的培训企业思八达在研讨会上,喜欢用金字塔来表明他们所讲内容之间的系统性关系。他们会在一个立体三角形的顶端写“境界”,其他三个角分别是“方向”“策略”和“操作”。他们说,没有境界,你就看不到远方,你就会方向不明,战略、策略、操作就是空谈,以至环境一有波动,企业就会死掉。因为你看不见未来,也就不知道当下的位置,也不知周围环境,只会本能地随大流。
    那么境界究竟是什么?
    境,是环境,即所处的位置;界,是边界,即范围。有境界,指站得够高看得够远,心里装着一个很宏伟的空间或事业,装着无数人的幸福、未来。这就叫有很高的境界,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他有一个宏伟的事业空间就不会为眼前小利而停留、羁绊,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思八达的纲领“让我们一起实现梦想”之中,“我们一起”四字,就有境界。一个人心里只有“我”,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就只有“境”,只有以自己为中心的这个位置,再高它也只是一个点。当“让我们一起”了,心中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人,有无数个人,他就有了“界”,有了宽度和边界,就有了宽广的胸怀。即,为他人着想,就有境界,人就活在精神世界里。为自己利益着想,人就始终活在物质世界里。
    寺庙里的僧人们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上早课,念经,天天乐此不疲,他们凭的是什么力量?
    他们累还是不累?凌晨四点起床上早课,连续365天,连续20年、30年如此,僧人们非常愉悦,非常享受于此,显然是因为他们活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有很高的境界,普渡众生,为他人的幸福而活着而出家,放弃个人私欲。所以佛教寺院才可以香火不断。它经营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世界三大宗教生生不息的原因。因此,企业也可以经营人的精神世界,“用心”做事,其实就已经包含了精神的力量。
    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经营人就是经营人的精神世界。
    这就叫利他,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会让人产生一种神圣感。当你做了一件好事,从水里救起一个人;当你搀扶着一个老太太穿过了车流如织的大街,做了一件利他之事,你就会心生神圣感,此刻你就会快乐地活在精神世界里。
    当一个老板用机制,使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不断得到丰厚的回报,不断实现赚钱的梦想,这个老板就是有境界的,他就活在使他人幸福的精神世界里。员工也会体会到老板成就他们的用心,会觉得老板很神圣,他们加倍努力工作来回报,这时员工也就有境界,也活在精神世界里。
    彼此都有“成就他人之心”,这样的老板就是在经营人的精神世界。做企业就是与社会有个约定
    一个企业有真心,有梦想,有境界,有精神之后,老板还需要明白,他为什么要做企业。把这些基本问题全部弄明白之后,企业才不会走偏,“走正确的路比正确地走路更重要”。
    所有企业都应该共同遵循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什么?
    思八达认为,是“用我们的产品让人生活更幸福”,这是所有人做企业最基本的自然而然的出发点,不然企业不可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交换。很微妙的是,当你在思维上明确地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和唯一性之时,它就会成为一种情怀,一种理想,一种根本性的准则,然后,它会成为一种追求。
    现在,这个自然而然的基本出发点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因此需要正本清源。你为什么要做企业?许多企业老板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一开始回答:赚钱。那赚钱足够多之后你还在做企业又是为了什么呢?许多人回答:为了企业不死掉……正因为他们不知道做企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为了企业在竞争中不死掉,才肆无忌惮地去做假冒伪劣。
    思八达在研讨会里多次问企业老板:“做企业,是因为你需要客户,才创建了企业制造产品呢,还是因为客户需要,你才创建了企业制造产品?”问得很悬乎并且像绕口令,很容易把人弄迷糊。换言之,是你需要市场还是市场需要你?
    再换种方式提问也就是,“你为什么做企业?”
    “为了赚钱”“为了企业不死掉”等回答,都站在自己的需求角度。他们心中只有“我”,只有“境”,没有“界”。所以胸怀不宽广,不会想到他做产品是为了让更多人生活幸福,也就是“用心”的着眼点不对,只站在自己利益需求的立场,很容易就会违背市场经济公平交换的根本原则,做损人之事,这也是现在黑心产品那么多的社会心理基础。
    有一次,培训师在研讨会上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很多老板都从自身需求角度出发,七嘴八舌回答:“是需要客户才成立的企业。”
    培训师当即在课堂上找例子,问:“现场有没有做骨灰盒、做墓地的?”正好有一人举手。“那你说说,是棺材需要死人,还是死人需要棺材?”
    对方想了想,大概是想我多少产品堆在那儿还不卖掉哩,就答:“棺材需要死人。”
    “如果棺材需要死人,你是不是会天天想多死点人呢?那这个社会不乱套了?这就叫‘本位主义’,你看看,站在自己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太可怕了,市场太容易混乱了。事实恰恰相反,一定是因为人死了才需要棺材嘛,是市场需要你,你才有存在的价值!”
    市场需求是一个永久存在的客观真实,为了什么做企业,则是一种主观意愿。换一个人,可能是为了其他什么。因此为什么而做企业,捉摸不定,以此为做企业的凭据,就严重不真实,没有稳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做企业真正的哲学基础是客户需要。客户需要我,我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我要发自内心,尽最大努力去最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提供超出客户预期的需求,让他们最大程度地满足,这时我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的实现,才能获得最大回报。海底捞不正是如此吗?顺丰速运不正是如此吗?很明显,企业只要转换思维,做事的方式肯定会变得不一样。
    换言之,做企业就是与社会有个约定,你造福社会,社会给你回报。
    因此,社会不需要的产品,甚至危害社会的产品能做吗?显然不能做。如果做了,不但产品没有价值,企业的价值也会随之迅速消减。市场消费者需要三聚氰胺吗?不需要,所以我不能做;市场消费者需要塑化剂吗,不需要,所以我不能做;消费者需要地沟油吗?不需要,所以我不能做;市场需要美好,就给市场美好……
    然后老板应该想的是,你还能为市场、客户和消费者做什么?
    你需要把心物化出来,把你造福人的精神理念,物化成产品。一切产品、一切事物皆媒介,它会传递出你的精神和你的用心,你付出有多少,消费者就能直接体验到多少。
    比如一个水杯,你做一点很小的改进和创新,可能就满足了你客户潜在的需求,你造福人的心也就物化出来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你在用心让人生活更幸福。
    又比如,怎样才能在喝水的时候让人更方便呢?怎么才能节约资源?于是有人发明了一次性纸杯,使用时发现拿着挺烫,然后再改良,外面再套一层隔热的厚纸环。现在方便使用了,发现又不环保了,后来慢慢发现人们大量使用形成浪费,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于是人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需求层次,要环保地满足人的需求,这个时候材料就开始改变,不断地推进社会技术革新。
    不断地用心,不断将精神灌注进去,技术进步、发明创新就产生了……
    这就是做企业的原因。满足市场,成就他人,“用我们的产品让人生活更幸福”,以这样的心推动产品一步步改良、创新,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为客户和为你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这才是市场的基本逻辑,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这才是企业应有的思维意识系统。
    这时候,做企业就是与社会有一个约定:社会按照发展产生的种种需求,我做企业来满足你。注册企业申领执照,即向社会表明自己将遵循社会规则来经营企业。因此营业执照就是一份契约,一份约定,是一种发自内心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你不会主动去申领执照。这时,社会不需要的,危害社会的东西你还做不做?自然不会做、不能做,因为是违背约定,违心的。
    将企业的思维理念“做顺”,在执行策略机制上“做顺”,也就相对容易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审计报告应该指名道姓 下一篇:楼市“去库存”还要熬多久
 
   友情链接:海力网辽宁省市场信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