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时舆论还在一边倒指责银行“暴利”,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更多的声音开始担忧银行业不良加速暴露、利润下滑。
7月7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新浪财经“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介绍,5月末最新统计显示,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已大大超过两万亿元,达到2.15%。
“现在行长们迫切希望中国经济尽快好起来,这样压在手上的不良贷款可以逢凶化吉,迎刃而解,但这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银行业要做好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于学军表示。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也表示,当前银行业转型与否已经关系到银行的生存问题。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波动如何适应;存款保险制度后,“银行业大而不能倒、小也不能倒”的认识已经过去,未来讲究市场化生存。
银行从业者如何看待当下的经营困惑,又有怎样的转型探索?在上述论坛上,多位银行掌门人展开了讨论。
不良暴露仍未到底
银行业曾奉为圭臬的理念正逐渐被颠覆。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介绍,过去习惯认为银行“有规模就会有效益”已不再适用;“国企、央企、大中型金融同业一般不会违约”这一信仰被打破;“债券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刚性兑付”、“国家不会让银行破产”等认识未来也将不再适用。
平安银行行长邵平表示,在四年左右时间里,银行业利润增速从30%到接近零增长。除了利润下滑、不良攀升之外,银行在新增信贷上也面临“资产荒”。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银行腹背受敌。
“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并没有到底,风险并没有完全的释放,现在正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时期。”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认为。在转型发展期,银行应特别重视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滞后性的错配。发放贷款后利润当期就增加,但3年后才会出现风险,5年后不良贷款会增加,7年后会形成损失。这种错配往往会使得经营者短期只看到利润忽视风险。
原中信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孙建林对此深有同感。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好坏离不开企业好坏,企业好坏离不开经济好坏。在出口、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见效最快,在经济刺激中最常用。
在这一逻辑联系中,一般中央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大型建设项目上马,固定投资需要的水泥、钢材、煤炭等项目进行投产,但在2-5年后,大量项目建成后引发产能过剩,这期间也伴随着通货膨胀问题。此后,国家开始实施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进而可能导致银行业出现大面积不良增加,这通常是在放款1-3年后才会显现。“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大多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发放的。”
一些可以佐证的事件有,广东省某地申请多年的一项700亿规模的钢铁项目在2012年得到批复。此前,该项目由于选址、成本、环境等多方考虑未予批准。而近年来,钢铁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大量钢铁负债率过高或成为银行业的不良。
牛锡明认为,现阶段正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时期,“谁风险管理得好、质量稳定,谁就是赢家。”
寻找差异转型路径
与会银行家们的共识是,过去银行业靠牌照红利和利率管制的优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银行就能很容易获得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远去。当下更考验银行精细化经营和管理的能力。寻找银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多位银行掌门人的共识。
在具体发展路径上,牛锡明介绍,交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和风险岗位责任制,对不良贷款上升的分行进行责任认定,对有责任的领导追究管理责任,使其有压力和责任感。
陶以平表示,兴业将以轻资本、高效率作为方向,发展批发金融、工商金融、零售金融和资管金融四项驱动业务。
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认为,普惠金融也可以成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科技终端实现广覆盖,该行96%的业务目前已可以通过网上、手机等渠道办理,不需要去柜台。在多数银行敬而远之的小微企业,广发将三分之一的网点专门做小微业务,专营后的不良率为1.23%低于全行平均水平,基于大数据为长期在广发结算的小微客户提供的“送贷上门”业务,目前该业务还未有不良。
在中国银行业的实力越来越多占据国际银行榜单前列的当下,国际化也成为部分银行的新的方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国际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很上心,唯恐错过这班车。”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介绍。中国贸易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中国银行业30年未有的大机遇。
浦发银行行长刘信义也表示,在早期“引进来”之外,中国银行业加快“走出去”,海外资产和收入贡献明显提升。但目前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业务和收入占比仍然很低,甚至未达到一个州际银行的规模,距离国际银行业国际业务占比至少40%的标准。中国银行业仍需要进一步加快海外网点布局和全球服务能力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