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础疾病的人最好备上药水里抽筋需冷静处置身上有伤口尽量别下海太饱太饿都不宜下水
下海啦!三伏天里,想必许多市民和游客下海游泳的心早就按捺不住了吧?下海游泳看似是一件非常简单、说走就走的事儿,但其实其中暗藏健康安全隐患,你属于适合游泳的人群吗?为防止海边晒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任何食物都可以带去食用吗?腿不小心抽筋了该怎么办?怎样避免被海蜇蜇伤……
广大市民和游客有福了,本报记者专门邀请我市相关专家为您解答这些疑惑,让您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下海!
全攻略之游泳篇——
会游泳的下海也要小心
大学生记者团王凯娜 本报记者张丽霞
近日有报道称,从6月上旬至今,在大连傅家庄海水浴场已发生5起溺水事件,也有人因游泳时心脏病发作而溺水。炎热的天气里下海游泳确实是一件美事,不过游泳前做好暖身运动、下海游泳要比在室内游泳更加警惕、身上有伤口尽量别下海等常识要牢记于心。
比在室内游泳更需提高警惕
“首先,对于游泳的浴场环境必须熟悉,例如傅家庄浴场海底像锅底一样,容易一下进入深水区;星海浴场的礁石很多,容易碰撞受伤。此外,要注意潮汐的变化,海水涨满或退到底,都不适合游泳,更要避开有洋流的水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创伤急症中心主任肖昭扬说,海边游泳,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观察前后左右的情况,要比在室内游泳更需提高警惕,会游泳的人甚至是游泳健将下海也要小心。
此外,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准备动作,包括伸展、蹲起、小跑。不要刚吃饱就下水,这时的身体血液集中在腹部帮助消化,游泳会造成大脑缺血,甚至失去意识。
有基础疾病的人最好备上药
昨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中心护士长吴雪影告诉记者,几日前,一位50多岁的患者因心梗送医抢救,该患者就是在海边游泳时发生的意外。该院心内科朱宁教授表示,游泳这项运动本身和心肌梗死等疾病并没有直接关系,游泳时发生心梗的原因很多,它可能与岸上和水里的温差大小有关,也可能与过于疲劳有关。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是心血管有病变却没有症状的人群,特别是一些患有高血压病症的人,由于水温一般低于体温,经凉水一刺激,血管收缩,很有可能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也可能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心脏病人夏季游泳,千万不要勉强自己,感觉不舒服要赶快上岸。最好带上常备药物,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及时服药。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则不适合游泳。此外,该院内分泌科刘立朝医生强调,胰岛素代谢异常的人群要小心运动过量造成低血糖,严重的会发生昏迷危险。
水里抽筋需冷静处置
在水里抽筋是非常可怕的。肖昭扬医生表示,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紧张,不要水中抱膝或者用手掰抽筋的部位,否则容易下沉呛水。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已经溺水的人,救上岸后,要进行持续的心脏按压,一直按压到恢复意识或救护人员赶到。
身上有伤口尽量别下海
夏天在海上游玩时,一旦发现身上有破损或伤口,尽量不要下海。身上如果有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或者被带有创伤弧菌的螃蟹咬伤等,细菌就会从伤口侵入血液,以10分钟分裂一次的速度快速繁殖,3~4小时伤口就会红、肿、热、疼,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并伴有基础疾病的易感人群,这些细菌会导致伤口感染,有的出现组织溃烂坏死,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和治疗,可能会引起脓毒血症及休克,造成死亡。
太饱太饿都不宜下水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毕伟莲副教授说,下水时切忌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避免抽筋。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而饱腹游泳也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全攻略之防蜇篇——
8月是海蜇成熟季 水中当心“红绳子”
大学生记者团王凯娜 本报记者张丽霞
昨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了解到,最近医院均没有发生下海游泳被海蜇蛰伤的病例。但是,医生提醒说,8月份是海蜇的成熟季节,往年下海游泳被海蜇蜇伤的事件不在少数。因此,市民和游客应该格外小心,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海蜇的“亲吻”。
水中当心“红绳子”
据了解,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其毒素由多种多肽物质组成,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海蜇靠触须上的刺丝囊保护自己,触须碰到人,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人体内,释放肽类毒素,这是海蜇保护自己的方式。当人扯断触须,它仍然粘在伤口上,继续放毒。不论海蜇死活,甚至裂成碎片冲上沙滩,其触须都可能蜇人。因此,人们游泳时应注意这种水中的“红绳子”。
毒性惊人伤后可怕
有研究表明:海蜇毒素的毒性是海蛇毒素的250倍、河豚毒素的450倍。人体皮肤薄嫩处最易蜇伤,一般可在数分钟出现触电样刺痛感,数小时后伤区逐渐出现线状排列有红斑的血疹,痒而灼痛,轻者可在20天左右自愈。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风团、水泡、瘀斑,甚至表皮坏死。患者全身表现可有烦躁不安、发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及胸闷气短。重者多咳喘发作,吐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脉数无力、皮肤青紫及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征象。若抢救不及时,这类蜇伤病人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蜇伤后不能用淡水冲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主任宋智琦说,夏季海边游泳谨防被海蜇“咬”伤,最好不要摸黑游泳。海蜇蜇伤后早期现场处理十分重要,一旦被海蜇蜇伤,千万不能用淡水冲洗伤口。因为淡水可促进毒液释放,加重伤情。被蜇伤应迅速用毛巾、衣服、泥沙等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及触须,并争取用明矾水、食醋、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湿敷。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海蜇也有习性,就是风平浪静时一般会上浮到水面上,大浪时一般见不到它们,最怕有浪但不算大的天气,海蜇半悬在海水中,一不小心就会触到。游泳时,最好穿上带袖子的游泳衣,一般最易触碰到海蜇的部位是胳膊和腿部。
全攻略之饮食篇——
海边吃的容易坏 切开的西瓜别久放
本报记者张丽霞
水果、烧烤、雪糕、熟食、海鲜……出海游玩怎能少了美食?但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张晓青提醒说,海边饮食更要注意卫生安全,防止因饮食不洁造成腹痛、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市民和游客可以适当携带药物,例如,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的药物黄连素。
经太阳直射后的食物腐败更快
出海游泳时,可以吃水果、烧烤、自带的熟食和海鲜等食物,但是一定要避免太阳直射和久置后食用。“食物经太阳直射,温度升高,会使微生物滋生。较高的温度往往使细菌能快速繁殖,加速食物腐败。”张晓青说,所以,在海边游玩时,所带食物应尽量避免太阳直射或不要久置后食用。
切开的西瓜常温下最多放置4小时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刘雅卓说,切开的西瓜常温下一般最多放置4个小时,及时冷藏才安全。另外,西瓜最好用干净的保鲜膜覆盖,或者将剩余的西瓜挖出来放入密封保鲜盒里。尽量少买切开的西瓜。如果一定要买,又实在不放心,吃之前可以把表面的一层切掉。
很多市民爱吃冰西瓜,觉得它更解渴,但是西瓜本身是寒性水果,吃多后会让胃肠道等受到刺激,引发消化道疾病。西瓜经较长时间冷藏后,瓜瓤表面会形成一层膜,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结成冰晶,食用后可能引起牙疼、损伤脾胃等不良反应,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最好在室温下放置半个小时后再吃。
游泳前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张晓青说,一般来说专业游泳运动员训练前不吃东西,而业余的人可以适当少吃一些。游泳前3到4小时内吃些易消化的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果糖类、苹果、酸奶、菜豆、脱脂牛奶、花生等。而巧克力属于高热量食物,可以起到兴奋剂的作用,如果食用的时间不对,会降低体能。
此外,不要喝牛奶,牛奶在进入人体后,会渐渐凝固成块儿状,会使人的身体感到诸多不适。不要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否则,食物来不及消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岔气”、“胃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开始游泳后,可以喝些运动饮料,用来替换体内的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游泳结束后,可以用水或运动饮料补充水分,用高热量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类,进一步补充能量。还要增加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帮助恢复,例如,西瓜、菠萝、土豆等食物。
全攻略之防晒篇——
海边更容易被晒伤 衣物是最好的防晒品
大学生记者团王凯娜 本报记者张丽霞
昨日,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获悉,最近去海边游玩被晒伤的市民不少,医院门诊每天都能接诊多例紫外线过敏的患者。因此,市中心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王琳提醒,下海游泳固然舒适,不过千万记得做好防晒措施,以免被火辣辣的阳光灼伤。
海上游玩晒得更厉害
王琳说,海上游泳更容易被晒伤,原因是:首先,空气中的水滴可以将阳光反射,将紫外线集中起来,而海水的这种作用更明显;其次,海水的盐分与矿物质使得皮肤防御晒伤的能力更加脆弱,皮肤被海水浸湿后,对日光引起的伤害更为敏感。另外,海边风大,水中凉快,被晒痛、晒伤时不易察觉。
除阳光外,地面反射的光线也会对肌肤造成伤害。不同反射面的反射率有很大差距,草坪是1%~2%,柏油地面是5%~6%,沙滩可以达到15%~20%,而水面则为10%~100%。海水水面的镜面反射,会让我们人体皮肤接受到的紫外线强度成倍上翻,以至于有时在遮阳物下,仍然会被反射光“晒得”皮肤通红。所以,王琳提醒,上海游泳在海边的时候,即使阳光不是很强烈,也需要有别于日常的特别防晒护理。实际上,最好的防晒是物理防晒,用衣物来覆盖裸露的皮肤,“就算是一条纱巾,一块布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晒作用。”
SPF50的防晒霜才够用
“海上游玩日常使用的低倍防晒产品一定是不够用的,需要使用SPF50以上的专业防晒产品。”王琳说,SPF是什么?简单地说,SPF就是防晒系数乘以原本皮肤晒伤所需的时间,就是使用该防晒霜后可以安全呆在太阳底下的时间。比如,你在太阳下面15分钟皮肤就开始发红了,如果使用SPF30的防晒霜,就需要15分钟的30倍(7个半小时)时间,皮肤会发红。但是,SPF只代表对抗紫外线UVB的保护系数,紫外线UVB会造成皮肤的即刻晒伤,而紫外线UVA则是阳光中的沉默杀手,无形中让我们的皮肤晒黑,加速老化。因此,选择防晒霜时,别忘了还有PA值,PA的加号有几个,也就代表了防护UVA的能力有多少。
抹防晒霜也有要求
王琳主任为大家总结了抹防晒霜的几点注意事项——
1.防晒霜是最后一道防线。无论是化妆水、保湿乳、还是隔离霜、遮瑕膏,防晒霜都是最后一道程序,如果先擦防晒霜再涂其他的保湿品,都会稀释防晒霜,而且破坏防晒霜已经形成的薄膜结构,失去防晒效果。此外,防晒系数不能累加,比如防晒霜是SPF30,粉底霜是SPF8,一起用可不是SPF38,只能说达到一个大于30的防晒系数。
2.防晒霜要提前抹才起作用。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皮肤吸收。所以,出门前或下水前半小时就抹上,游泳上岸后要用淡水清洁后尤其是面部,再重新擦上防晒霜,过半个小时后再下水。通常防晒霜在皮肤上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时,也就是肉眼可见的厚厚一层时,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晒效果。
3.不慎晒伤需及时修复。如果不慎晒伤,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可以用冷水或加入冰块的湿毛巾敷在患处,并且对面部及身体暴露的皮肤涂抹充分的保湿产品,以补充水分。但是,不要急于涂抹美白产品,因为大部分的美白产品都含有一些酸性物质,或者是刺激性的成分,极易引起晒后皮肤的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