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债务、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及非法集资有关的事件,让金融风险又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国仍面临金融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如何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统筹协调,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值得深入探究。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对原有金融管理体制的补充,主要针对系统性风险,着力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跨市场风险传染,目标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性。原有的金融监管重点在微观层面,主要关注单体金融机构的稳健程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证明,这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隐患,对单体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控,难以避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个别机构的经营风险一旦暴露,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对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造成冲击。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日前撰文表示,在宏观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有一块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空白,亟需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和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弥补金融管理制度的不足,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按照风险产生的根源,系统性风险可以分为时间轴的问题和空间轴的问题两类:前者主要是指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后者则主要指风险在不同部门之间的传染性,相关联的机构和市场间由于风险传染会导致系统性破坏。
李波表示,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包括两类工具:针对时间轴问题,主要通过对资本水平、杠杆率等提出动态的逆周期要求,以实现“以丰补歉”,平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针对空间轴问题,主要通过识别和提高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和资本要求、适当限制机构规模和业务范围、降低杠杆率和风险敞口等,防范风险在不同机构和市场之间的传染。
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郑联盛认为,为了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强化宏观审慎与微观监管的融合,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是极其必要的,以建立一种金融稳定的新机制。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主要由3个方面组成:一是宏观审慎分析,以识别系统性风险;二是宏观审慎政策选择,以应对所识别的系统性风险隐患;三是宏观审慎工具的运用,以实现宏观审慎政策目标。
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从七大方面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多维度的引导,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情况、定价行为、资产质量情况、跨境融资风险情况、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宏观审慎管理措施,覆盖了当前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主要关切,但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应该还是不够的。必要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尚不充足,而这些信息和数据恰恰是开展宏观审慎评估和制定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李波认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可以进行逆周期调节,都具有宏观管理的属性,但两者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针对整体经济和总量问题,侧重于经济和物价水平的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则直接和集中作用于金融体系本身,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两者恰好可以相互补充和强化。
对于怎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周小川还提出,要强调宏观审慎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同性,防止出现缺乏沟通、政策叠加或政策背离的情况,进而影响调控的效果。宏观审慎政策也需要有效的执行机制,防止协调成本过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发展还有所滞后。新调控手段的补充没有跟上,导致实施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性还不够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