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5年,我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6年,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重点风险方面,银行业的任务依然严峻。如何推进改革的深入,迎接来自内外部的挑战?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2016年银行业热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中国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年内将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同时,逐步增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功效和能力。2016年,持续暴露的银行业不良资产有望迎来更加市场化、多元化、综合化的处置方案。
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其不良资产转让给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V),由该SPV以不良资产池为抵押,以资产池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来源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
按照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渠道,银行或者自身清收、重组、核销,或者将其打包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前一种方式往往消耗银行利润,后一种方式目前也遭遇到定价困难、收费过高、审批流程过长等问题。
“通过证券化方式,机构可将不良资产做成证券产品卖给投资者,即卖资产收回资金,从而增加流动性,盘活存量资金,实现风险的‘出表’。”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说。
实际上,我国曾于2005年到2008年尝试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建设银行、信达资产和东方资产共做了4单项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上述尝试停滞。随着近年来资产质量承压,目前市场对于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呼声很高,市场潜力巨大。
但是,重启之路并非坦途。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有效估价,尤其是次级资产估价。
“价值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有关,但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不确定性较大,折现率的预计也存在较大困难。”某国有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人士说。
此外,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杨荣认为,会计准则、税收、信息披露等配套政策仍需进一步明确。制度环境不完善、证券化的资产池打包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产品设计复杂、第三方估值体系缺失等因素均会阻碍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积极性。
试点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
《经济日报》记者获悉,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已于2015年11月启动了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的研究工作。按照监管层工作安排,2016年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将择机试点。
从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让方式看,通常分为收益权转让和债权转让两种。“收益权转让是基于银行不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和回收情况的测算,将由此产生的未来收益权通过流转的方式实现部分不良资产的提前变现,在降低不良率的同时,为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空间。”银登中心副总裁成家军说。
成家军认为,在试点先行的原则下,可鼓励银行积极探索不良资产转让模式,以满足不同行别、不同区域银行的不同需求,为规模化开展工作积累经验。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相比银行而言,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可能对AMC的意义更大。受经济下行压力,AMC处置变现的收益下降,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以及收益权转让试点,AMC将通过更少的资金投入获得相对高弹性、稳定且风险较小的资金回报。
业内人士指出,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开展的基础之一,是要有投资主体更加多元的信贷资产流转市场。为此,接下来可大力培育养老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组建信贷资产投资基金等专业机构,使其成为信贷资产流转市场上主要的投资力量。此外,还可加强监管协调,允许包括保险、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小贷公司、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有序进入信贷资产流转市场,从而优化各参与者的资产配置。
增强地方AMC处置能力
随着地方AMC扩容提速,其相应的不良资产处置功效和能力也愈发受到关注。截至目前,监管层已分三批依次向15家地方AMC发放经营牌照,覆盖了大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省份,第四批也在加快进场。
长期以来,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由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家全国性AMC主导,这四家机构均成立于1999年,成立初衷是剥离、处置当时四大国有银行的政策性不良资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此后,四大AMC均开展了商业化转型和多元化金融探索,行业经验、处置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强。
“但是,金融不良资产涉及的范围很广,尤其是各省情况不一,很多是四大AMC地方分公司覆盖不到的。”浙江一位监管层人士表示,2012年,财政部和银监会联合发文,原则上允许各省开办一家地方AMC,由于具有政府背景,地方AMC在本省辖内的沟通能力更强,可提高处置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但是,与四大AMC相比,按照监管规定,地方AMC只能在省内开展业务,只能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处置收购的不良资产,不能对外转让,也不能开展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收购。
“此次监管层提到逐步增强地方AMC处置不良资产的功效和能力,上述政策限制松绑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促进地方AMC提升竞争力。”一位地方AMC负责人表示,今后地方AMC应着力在不良资产的获取、经营上下功夫。在获取方面,应提升尽职调查能力和对不良资产的估值定价能力;在经营过程中,应保持对债务人及抵押品价值的实时跟踪,发挥熟悉地方的优势,深入挖掘债务人公司价值,向债务人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债务人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