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人民币挑战美元绝非“50年别想”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541次 更新时间:2015/12/24 8:48:28 | 近日,华尔街日报对数十名经济学家所做的调查显示,尽管赢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支持,但人民币在未来50年内挑战美元作为世界最广泛使用的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的可能性极低。
按照外媒的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来说,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在未来10年挑战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的概率为7%,未来25年的概率为20%,未来50年仅为34%。笔者认为外媒之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除了标榜美元地位坚挺和盛赞美国经济强大,还在于别有用心地误导全球经济界人士质疑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吸引全球经济界重新聚焦美元,达到继续巩固美元霸主地位之目的。
当今,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地位的强弱,不仅反映了该国自身经济发展实力的强弱,还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地位的高低。此刻,面对外媒发布贬低人民币地位的调查结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引导公众识别外媒的险恶用心,可惧的是躺在批准“入篮”的光环下停滞经济发展脚步,可忧的是在外媒误导下盲目加快人民币的贬值或升值速度,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因此误受损失。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已经引发美国经济界人士的担忧,不排除他们害怕有朝一日人民币真正超越美元而动摇美元的国际地位,为此外媒放出这一“烟幕弹”其用意更加明显。
事实胜于雄辩,作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着枢纽和核心作用的权威组织——IMF,敢于批准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篮子(“入篮”),这本身就是对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的承认,绝非是其“心血来潮”决策的结果,而是历经数次评估考证做出的科学决策,其权威性毋容置疑。再就是,从我国改革开放仅用35年时间就取得了经济建设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同样不容质疑。还有,从我国稳步走出经济“三期叠加”制约和逐步摆脱下行压力的现实来看,我国已经取得经济调结构、稳增长、促转型的阶段性成果,无论是民生经济领域建设,还是宏观经济领域建设,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明显提升,以及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已占据国际市场重要位置,同样宣示了人民币的内在实力。因此,面对外媒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挑战的所谓调查预测,大可不必心生担忧与后怕。
相反的是,一方面,要欣喜地看到,人民币成功批准“入篮”,意味着人民币真正实现了融入全球货币体系,获得了在国际货币市场的“话语权”,为我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步伐赢得了砝码,其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要科学谋划有序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既要确保人民币在“入篮”前和“入篮”后的坚挺地位,又要多方使劲促成人民币不断缩小与美元的差距,打破美元全球货币霸主地位的神话。
为此,当务之急除了要以铁的事实和科学的货币理论,通过我国权威媒体发声对外媒的调查结论提出质疑,让公众洞察外媒的险恶用心之外,还要全心全意地做好我们的“分内事”。一方面,要做到坚定不移地做足货币稳健发行的“基础课”,从战略决策上坚持稳健的货币发行政策不动摇,切记不能单纯地以追求GDP的增长速度来为货币发行政策定调,以及片面地围绕GDP的增长数值来改变与货币发行政策配套的财政金融政策,避免超发货币误导经济发展走向“不归路”。
另一方面,要不折不扣地做足货币科学投向的“方针课”,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引导货币政策的取向,要以保障人类可持续健康生存的民生产业发展和保障国防、公共安全为先决条件,从政治经济双重高度科学谋划货币的经济结构投向,避免货币投向低层次、低附加值、粗放式、原料化的“为他人做嫁衣”之出口产业,确保货币投向我国拥有自身高端产业市场“话语权”的“实心化”高价值产业、绿色环保安全的民生产业与公共安全产业、保障国防安全的防务产业,为人民币挑战美元提供坚实的后盾保障。
惟其如此,静下心来一心一意通过5年、10年乃至20年的努力,着力在以民生需求、公共安全、国防安全等产业上下足货币“本钱”,确保相关产业迈上智能化、高端化、最大价值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为人民币挑战美元储备“核动能”。那么,击溃外媒鼓吹的“人民币50年内别想挑战美元”的臆想便可指日可待。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国产猪肉还能吃多久 下一篇:万科控制权之争给公司治理提出新命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