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个人投资者退出股市不能一概而论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522次 更新时间:2015/9/9 15:38:50 | 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两次明显的股灾行情。如此之短的时空转换且带来的市场震荡、风险、机会等可以说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可谓体验至深。个人投资者有鼓励多账户开设,到日前学者劝导退出炒股也是一个重要变化。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日前在深圳建议,个人应该退出炒股。同时指出:“炒股是有风险的,而且是专业的,没有4个电脑屏放在那儿你都没资格炒股,你得看这个指数、那个指数。”对此观点,业内褒贬不一。那么在现阶段的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是否应该退出市场呢?
樊纲的观点是鲜明的,即在目前不成熟的市场中,机构除了专业,还是一个资金池,可以做资产组合规避风险。这是其建议个人投资者退出市场的重要依据。在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机构交易规则优势明显即T+0式的股期交易、股票期权及全球性投资相对便利等因素来看,对于股票市场的中小投资者而言,的确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背景之中,但笔者认为,个人投资者是否退出市场则需要区别而论。
首先,中国目前机构投资者也非完全成熟的。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机构的代表——基金机构也并末跑赢市场。相反,我们看到不少私募基金清盘、巨亏等不时出现,同时伴随着基金经理离职率创新高,反映出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并非是个人投资者选择的保险绳。因此,目前樊纲先生建议个人投资者离场有其特定性。但如果从专业区分来看,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虽然缺少对冲工具,但依然要区别而论。如果个人投资者完全将自己资产交于一些运作能力较差的机构投资,那么也有可能出现投资收益低于个人,或投资亏损大于个人投资者的情况。
实践证明,机构投资者是否成熟与取得好的投资回报,与有没有4个电脑屏没有必然联系。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可统计的485只主动管理型股基中,99%的基金7月收益为负,7月主动管理型股基的平均跌幅已经超过了上证指数,高达14.53%,其中有多达252只基金大于同类主动管理型股基平均跌幅,占比达51.96%。东方多策略成长股基、添富移动互联股基、方正富邦红利股基成为7月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倒数前三名,跌幅分别为29.94%、29.15%和27.5%。
其次,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没有必要退场。
近两个月的市场轨迹显示:第一次股灾集中在从6月15日5178点到7月9日3373点周期内,期间上海综指连续暴跌34.9%,经政府推出十几项救市举措,包括证金公司动用万亿资金救市,才探明了3373点阶段性底部,并开始反弹;第二次从7月24日4184点到8月26日2850点时间周期内,同样是以2000多只股票连续跌停、指数以连续两天暴跌8%-9%的多头踩踏方式,暴跌了31.9%。
通过跟踪市场发现,尽管有国家资金的护盘介入,但不少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盈利与亏损比交并无优势可言,相反一些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成功逃顶与抄底成功。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00余只私募基金遭遇清盘,而6-8月间,则是清盘最集中的时期,其中不乏老牌私募机构和知名基金经理掌管的产品。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关键是专业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是要体现在市场上,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长期的,面对巨大的基金经理离职潮,对于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没有必要退出市场,相反危机也是机会;但对于心理素质与投资能力较差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则可考虑逢反弹离场,寻找专业的机构来进行理财,尽管选择是较难的,但弱势较明显的投资者从长期而言,是有必要选择退出。
最后,个人投资者是否退出市场,要区别而论。
作为个人投资者,应深刻地认识到股票市场的风险与收益的两面性,同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特点与政策因素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我国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优势明显的背景下,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而言,没有必要退出。
目前,中国目前的许多机构运作并不成熟,加之离职率的不稳定,个人专业投资者完全可以凭借自身“船小好掉头”、决策快速的优点,进行市场投资,而非交给变化较大、稳定性较差的部分机构打理。中国股票市场仅有20多年,从时间因素来看,专业的个人投资者目前仍有较大的运作周期。
但对于能力较弱投资者而言,则要考虑风险承担,选择退出。特别是由老年社会所伴生的大年纪的新投资人,尽管管理层放开股票多账户开设,但对于许多并不能认识股票市场风险、又缺少专业投资能力的老年人而言,应该考虑退出。可能樊纲所指的正是类似这样的一个投资体。
总体而言,个人投资者是否考虑退出市场,应从自身能力、机构运作成熟与稳健度发展周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退出与坚守,其权利在个人。股票账户市场体现的放开与专家建议个人投资者退出并不矛盾,因为股票市场是区别化的、个人收益是区别化的、机构是区别化的,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选择也必将是区别化的。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小心陷入新三板“原始股骗局” 下一篇:PPP模式下的政商关系分析(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