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A股年报季,今年年报披露与往年似乎有些不同。从已发布的2014年年报预告、2014年三季度报以及相关公司的“保壳”进展看,超过一半的*ST公司有“摘帽”、“摘星”的可能,另外有6家公司徘徊在退市边缘,在“史上最严退市制度”的新规之下,上市公司能否最终“保壳”有待观察
“摘帽”主要靠外力
Wind资讯显示,截至1月15日,ST上市公司中已发布2014年业绩预报的有26家,其中*ST合泰、*ST广夏、*ST贤成3家公司业绩“续盈”,全年扭亏“很有戏”。*ST东力等14家预计扭亏,*ST传媒、*ST新都2家“首亏”,1家不确定的是*ST大荒。另外,包括*ST中富在内的6家公司“续亏”,徘徊在“生死边缘”。
“戴帽”公司如何“保壳”?记者发现,此前采用较多的是“卖资产”、政府补贴、债务豁免等外部手段,而真正凭借自身业绩积累扭亏者寥寥无几。
这主要与行业特征和“摘帽”规则两方面因素有关。从行业自身看,目前“戴帽”的ST上市公司中,约有半数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纺织服装业等传统行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指出,“戴帽”企业大多分布在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周期性行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这些公司受到冲击加大,过去靠“拼”生产要素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需要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但由于已深陷亏损“泥潭”,短期内跳出周期、扭亏压力很大,这些公司几乎一致借助外力谋求“保壳”。
从退市规则看,目前我国交易所发布的退市标准主要涵盖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36个月累计收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等10余项。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又对不同标准划定不同执行年限。比如,对于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标准,主板和中小板规定上市公司连续2年满足条件暂停上市、连续3年满足条件终止上市,而创业板则没有相关要求。在净资产为负这一标准上,创业板规定满足条件1年则暂停上市,2年终止上市,较主板和中小板更为严格。
对于已经连续亏损的ST公司来说,借助外力不失为立竿见影的选择。在全部ST板块股票中,有*ST常铝、*ST东数等12家公司通过去年三季报已确认了2014年将扭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依靠政府补贴、债务豁免“起死回生”。另外,有*ST东数等7家公司通过变卖资产实现扭亏。以*ST精功为例,该公司在去年12月11日和今年1月5日两次公告“摘帽”进展,公告预计201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至2000万元,其中包含向浙江精功机电汽车集团公司出让所持有的杭州专用汽车公司100%股权和浙江精功新能源公司100%股权所相应确认的资产处置收益。
此外,还有*ST派神、*ST新业等17家属于“重组或借壳上市”概念板块,意在通过资产整合摆脱困境。
“保壳热”能否降温
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的重要基础性制度。2001年以来,A股退市的公司数量81家,仅占目前全部上市公司的3%。2014年35家公司被“戴帽”实施ST,45家公司成功“摘帽”撤销ST,仅有1家公司退市。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难成为A股市场的一大“顽疾”,ST股票经常被爆炒,也造成很多业绩不佳的“戴帽”公司被追捧,制约着股市的优胜劣汰。
去年10月份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退市制度”,提出自主退市制度建设,强化重大违法公司的强制退市。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侯明甫认为,新退市制度将投资者和市场反应最强烈的欺诈发行和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严重违规事件纳入强制退市情形,并明确相应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要求,有利于给“保壳热”降温,也有利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而非单纯“业绩一靓遮百丑”。
综合同花顺iFind和巨潮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2014年12月1日以来,A股市场共有39家上市公司公告股票暂停上市风险。其中,ST和*ST公司共计12家,占所有公告股票暂停上市风险公司总数的30.77%。这12家公司无一例外称“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目前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此举已经说明管理层正发出明确信号,希望上市公司能“有进有退”,而不是维系“即便业绩不佳、违规虚假”还能当“不死鸟”的状态,过去ST公司忙着“保壳”、“卖壳”的情况将在未来逐渐淡化。此外,管理层规定重组借壳须“比照”IPO同等条件,加大了借壳上市的难度,有助于遏制ST股炒作。
徐洪才认为,未来随着注册制推行,借壳上市的需求有望下降。随之而来的退市公司数量增加,炒作壳资源的风险增大。那些真正依靠业绩“自救”的公司将得以保留,“摘帽”、“保壳”究竟值不值得、通过何种手段操作,最终市场会给一个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