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
在定向降准、再贷款等一系列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上半年货币信贷等数据引发广泛关注。上半年货币信贷是不是过热、下半年货币政策会不会变化、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围绕这些热点问题,《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
记者:上半年的广义货币(M2)、信贷、社会融资规模等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您如何看待上半年金融市场的整体变化?
盛松成:上半年各项数据显示出市场流动性比较充沛,恰恰反映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加大,对于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在流动性充沛时,市场往往会有流动性是否过于充裕的担忧。总体来看,当前的流动性处于合理区间。上半年流动性比较充沛是有许多原因的,其中季节性因素不容忽视。近些年来,全年银行贷款一般是按照“三三二二”的比例投放,即贷款投放在一、二、三、四季度的分布是30%、30%、20%和20%,上半年贷款投放较为集中。
从近10年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通胀水平的关系分析,我国M2一般希望达到这样一个增速——GDP增速+CPI增速+2至3个百分点。我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在7.5%左右,CPI是3.5%,再加2至3个百分点,也就是13%至14%。如果在这个区间内,基本上就是合理的。最近10年,M2平均增速大概在17.2%左右,现在是14.7%,比近10年平均增速低2.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年在13%到14%之间。因此,目前的增速是较为合理的。
记者:上半年,央行两度实施定向降准,就目前情况来看,定向降准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接下来会不会继续扩大?
盛松成:今年上半年的两次定向降准是不相同的,4月份的定向降准主要是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6月份的定向降准适用范围很广,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类机构。两次定向降准体现了精准发力和微刺激,体现了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和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至于定向降准会不会继续扩大的问题,我认为,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来看,目前的流动性已经较为充裕,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也比较高,5月份达到1.81%,说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也比较充裕。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总量政策,任何结构性的调整都是货币政策的辅助性手段,货币政策不可能以此为主。定向降准也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不变的。
记者:上半年,虽然金融市场的利率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企业融资成本仍然较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的负担?
盛松成:上半年,金融市场利率全面下降,包括理财、信托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都在下降,但利率的下降传导到实体经济会有一个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企业融资成本高确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措施也应该是短长期相组合。
短期政策着眼于总量要稳,结构要优,精准发力。具体来说,包括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直接融资扩容、运用宏观审慎管理引导信贷投向、规范民间融资、推进市政债等专项债券以及选择性打破刚性兑付怪圈等。
但仅依靠货币金融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贵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还需要有长效机制。
首先,要改革投融资体制,改变预算软约束。如改变地方政府考核模式、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边界、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等。其次,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逐步降低间接融资的比例,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实现各类融资渠道规范化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等。最后,还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近年来,市场化定价的金融产品不断增加,特别是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替代存贷款的态势,间接削弱了利率管制效果,对利率市场化形成倒逼。如果不加紧推进利率市场化,市场就会继续寻找突破口,市场化利率反而会因此长期居高不下。未来,如存款利率上浮区间扩大或取消限制,存款利率将会走高,而理财产品收益率等市场化利率受到存款冲击将会有小幅下降,社会整体利率水平可能会回落。
记者:上半年货币信贷增速较快,下半年货币政策会不会有所收紧?
盛松成: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二者不一定完全同步,经济一般滞后于金融3至6个月。因此,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加较多以及比较宽松的货币条件将有利于下半年经济的企稳回升。
我认为,下半年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收紧的问题。央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同时,还将改善、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