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在历经10年的“突飞猛进”之后,再次迎来了明确的监管政策。近日,银监会发布《通知》要求:“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不得提供含有刚性兑付内容的理财产品介绍。”这也被市场解读为刚性兑付的终结。事实上,这也可以理解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一种理性回归。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理财产品到期后,无论投资标的发生什么风险,发行机构都必须偿还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换言之,在刚性兑付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就是“高收益、零风险”。
刚性兑付造成理财产品跟存款实际上没区别,这样的“幻觉”让投资者忽视了风险。打破刚性兑付并不意味着银行不用对投资者负责,而是要求银行更加重视风险,也让投资者树立起风险自负的观念。
有业内人士表示,刚性兑付是理财行业的潜规则,但在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文件中并不会写明;不管产品运作情况如何,在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下,发行机构也会采取其他措施,来保证本金和利息的兑付。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小于预期收益率的仅有19款,占比仅为0.04%,支撑这一数据的背后推手正是“刚性兑付”。央行对此指出,刚性兑付导致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诱发投资者资产配置不合理调整,抬高了市场无风险资金定价,应当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这样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好事”,监管机构为什么不认可呢?对此,有专家指出,正是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无风险利率水平从3%左右被大幅抬升至6%甚至8%,导致推高企业的融资成本,最终“埋单”的还是企业,所以打破刚性兑付非常重要。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属于低风险投资品种。“高收益伴随高风险”是资本市场最寻常的规律,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已经被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宠坏”。
其实,打破刚性兑付并不意味着银行不用对投资者负责,银行反而会更加重视风险,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口碑赢得投资者信任;银行的理财产品理所应当为客户提供最大收益,这也有利于银行间的市场化竞争;如果“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会在银行内部造成风险积累,看似投资项目失败由银行“兜底”,但最终受损的还是广大百姓的利益。
银监会的《通知》还要求,银行应在销售文件的醒目位置提示客户“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实际上,这也是在要求银行向投资者充分告知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渐行渐近,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将渐行渐远;投资者应逐渐适应“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生态;银行也应该通过规范管理,控制好风险,实现高效的财富管理。
今后,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将会类似于开放式公募基金,没有预期收益率,只公布单位净值,这种做法符合监管方向,可以加速银行理财刚性兑付的打破速度;与此同时,投资者一定要树立风险自负的观念,毕竟“风险和收益成正比”是市场的永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