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清算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代理业务的公告》,宣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代理业务。
上海清算所在《公告》中明确,符合条件的利率互换清算会员可申请成为综合清算会员,代理非清算会员参与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为防范风险,综合清算会员应与非清算会员签订《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代理客户清算协议》,向非清算会员收取保证金并不得低于上海清算所标准,综合清算会员的自营业务和代理业务应严格分离。上海清算所对综合清算会员的代理业务和自营业务的结算资金、保证金均分开计算、分别结算。
非清算会员可自主选择综合清算会员,其利率互换交易提交集中清算的业务流程与清算会员基本一致,每日保证金结算与资金结算由综合清算会员负责完成。
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代理业务,是上海清算所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4年7月1日起金融机构之间新达成的相关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均应提交集中清算要求的一项具体措施。
这意味着,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将覆盖到全体市场参与者。这是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监管迈出的重要一步。
上海清算所透露,截至目前,综合清算会员共5家,普通清算会员40家,包括了汇丰、花旗、渣打、德银、法国巴黎、星展、华侨等外资机构。
为什么要推集中清算?这与金融危机后全球治理密切相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是不受监管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过度发展。这类交易在双边达成后由交易双方自行清算,交易风险敞口和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不透明,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爆发后,G20领导人系列峰会对场外金融衍生品改革达成共识。G20匹兹堡峰会宣言指出,需改进场外衍生品市场,所有标准化的场外衍生产品在适当情况下应在交易所或电子平台交易,并通过中央对手方进行集中清算。
由此,推进场外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成为G20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
为兑现G20峰会承诺,各国纷纷出台针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集中清算监管要求。央行下发《关于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及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正式建立。实施上,从人民币利率互换开始,区别情况,逐一确定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强制清算要求。
不过,我国金融衍生品强制集中清算才刚刚开始。目前中国纳入强制集中清算的衍生品交易范围,明显小于美国和欧盟的相关范围。无论是交易币种、交易主体、交易品种,还是合约期限,“美国版”的强制集中清算要求都远比“中国版”更全面和严格。
据悉,2009年11月28日,经财政部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上海清算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新成立的第二家专业清算机构。201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对银行间市场参与者达成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实施集中清算,其中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于7月1日开始实施强制性集中清算。中国实行场外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的步伐基本与国际保持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