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新三板:对拟挂牌企业是对是错?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541次 更新时间:2016/10/18 8:26:41 | 选择IPO进入A股市场,还是选择挂牌新三板市场或者选择海外市场,企业必须根据自身行业和公司特点而定。没有万能的资本市场,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
因此,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要先制定好战略和战术,不能简单地效仿
在给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家讲媒体关系管理时,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看待新三板,我们选择挂牌新三板是对还是错?”
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之所以提出来,是因为在专业人士那里获得的答案并不一致。券商鼓励他们早日挂牌,投资机构则对新三板行情表示失望。答案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利益不同造成的。虽然新三板市场给中小微民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但由于其自身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未来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那么,作为第三方人士,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总体而言,进入资本市场是公司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过,是选择IPO进入A股市场还是选择挂牌进入新三板市场或者选择海外市场,则必须根据自身行业和公司特点而定。没有万能的资本市场,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市场。因此,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要先制定好战略和战术,不能简单地效仿。企业在做决策时,不妨参考一下下面四个问题。要不要与行业龙头在一起?
大家有没有发现,麦当劳附近总会有一家肯德基,对于公司来说这就是跟随策略。行业龙头在选择资本市场时肯定做过充分论证,这种选择多半不会错。对于企业来说,进入资本市场是战略问题,而具体选择哪个资本市场则是战术问题。当然,由于新三板扩容只有两年时间,行业龙头绝大部分集中在A股市场,所以进入A股市场是优质企业普遍的意愿。
那么,到底要不要跟行业龙头在一起呢?
首先,要观察行业龙头企业在A股市场的运作是不是符合自己公司的需求。例如,一家从事污水处理的新三板企业董秘曾告诉笔者,他们挂牌之后遇到融资困难,而作为行业龙头的A股公司不仅估值高而且融资容易,后来他们也准备选择IPO到A股市场。也有企业则是先在新三板挂牌,在满足融资需求后再选择IPO。
其次,要观察同类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运作是不是符合自己公司的需求。例如,九鼎集团(原九鼎投资)挂牌之后,同类机构也蜂拥而至。排除政策的原因,龙头企业的行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行业的趋势,可以作为参考。
第三,新三板是否能提供公司超高速发展的土壤。这主要体现在新三板制度优势上,比如储架式的发行方式、不用IPO的挂牌、信息披露制度的简约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A股公司的子公司选择在新三板挂牌,这背后原因是什么?同样值得探寻。如果上述情况都不适合公司的战略,则可选择等待几年再进入资本市场。
最后再重申一下,公司的战略决定公司选择是否进入资本市场,具体登陆哪一个资本市场只是战术问题。利润来源与潜规则问题
怎么解决?
如果第一个问题是针对优质企业的话,这个问题则主要是考验中小微企业家的企业精神。我们都知道,石油、化工、稀有金属等行业的利润往往来自于垄断,龙头企业的利润往往来自于市场占有率。技术门槛、行业壁垒、市场空间等也都是利润的来源。此外,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的剩余价值、经营外的优先权力、通过不规范财务制度获取的避税所得等也是利润的来源。
如果公司利润为非合法经营获取的利润,那么还是先规范后再到新三板挂牌。例如,河北的一家生产药品胶囊的公司在路演中说明自己融资的目的是扩建生产线,当投资机构询问新增订单来源时,这家公司称是依靠私人关系。对于这样的回答,要融到钱,看来也只能依靠关系了。因为这家公司无论是企业家理念,还是经营管理,都没有进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时代,这样的企业就需要先规范再挂牌。
再比如山东疫苗案涉及的实杰生物,刷单营销的爱尚鲜花等,都是在利用行业潜规则获取利润。前者因为非法疫苗案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从新三板摘牌,后者虽然公开了刷单事实,还是受到了处罚,同时也影响了公司的利润。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看,进入资本市场并非百利而无一害,规范运营本身就是一道难关。准备好进入资本市场的成本了吗?
登陆新三板将增加公司的成本(其它资本市场也一样),这样的成本会压缩公司现有的利润空间。企业家是否愿意长期承担?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一次性挂牌成本。例如补缴税款、人员社保、聘请券商等。这些费用算下来少则数百万,多则超千万。虽然一些地方政府给予补贴,但企业家还是要好好算一下这笔账的,毕竟补缴税款、社保后再想避开就难了。
二是规范运营的成本。聘请董事会秘书、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公司决策流程以及业务制度等都是成为一家公众公司的必经之路。前一段时间,监管部门严查挂牌公司资金占用问题就是规范运营的成本。公司已经不再单纯属于企业家,还属于资本市场。
三是资本市场的风险也是一种成本。新三板给公司的股权融资带来便利,但也增加了控制权丧失和被并购的风险。例如,有公司就因股权质押问题,被剥夺了公司控制权;或者因资本实力悬殊,不得已被并购。
四是成为公众公司所带来的成本。以媒体关系管理为例,没有挂牌前,只有偶然性新闻事件会被媒体关注,但在挂牌之后,公司的点滴变化都会成为媒体持续关注的信息。在投资者关系管理中,路演、拜访、常规维护、接待、受访等,都是挂牌新三板后企业家需要面对的成本。
如果公司的利润空间本身就有限,那么挂牌新三板的成本将成为公司沉重的负担。换句话说,虽然新三板包容大部分想要挂牌的公司,但公司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成本,需要斟酌考虑。挂牌新三板的目的是什么?
无论是战略挂牌还是战术挂牌,挂牌的目的必须明晰,必须有清晰的、能落地的计划。这里举三个案例:
有一家新三板企业于2014年挂牌,其营业收入要比一家中小板同类企业高出3倍,该公司挂牌新三板的目的很清晰,即通过横向并购做大做强,然后再反向并购这家中小板企业。
另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该公司计划在新三板市场里做到行业第一,随着新三板市场逐渐完善,再依靠新三板制度优势逐渐超越创业板的同类公司。
此外,还有一家新三板公司,该公司已渡过初创期,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前的创投基金想要尽快退出,公司又急需更多资金,因此选择挂牌新三板来满足资金需求。
对于企业家最为关心的融资问题,我认为融资成功与否与是否挂牌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比如没有挂牌的京东金融一样可以融到资金,关键还是看公司的基本面、行业发展空间、企业家精神等核心要素。新三板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国企与民企的地位,让更多中小微企业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这是新三板的伟大之处。
最后,新三板只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虽然企业以融资为目的选择挂牌没错,但仅以融资为目的选择挂牌则有些欠思量。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债转股存在巨大道德风险 下一篇:供给侧改革10个月啃下“硬骨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