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券商披露上半年公司业绩,相关资管子公司的营收状况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券商资管业务分化较为明显,不少券商资管上半年营收出现大幅缩水。目前,券商资管业务发展中面临哪些困境?如何突破困局?
业务萎缩明显
从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营收出现萎缩的券商资管中,海通证券资管最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合计营收约为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48亿元减少将近七成。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业绩提成占营收的比重很大,今年营收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市场低迷,而在去年上半年的牛市行情中获得了大约6亿元的业绩提成。与海通证券类似的,还有以权益类见长的东方证券资管和兴业证券资管,其营收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而券商资管行业这些年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通道业务。据业内人士介绍,券商资管从2012年开始进入创新期,行业规模比以前大幅提高,主要缘于与银行合作的通道业务,这也是近年增长最快的业务。
通道业务受限使得券商资管业务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目前在包括券商系、公募基金、私募、期货等整个大资管中的总规模(38万亿元)中券商资管占比也不到5%。
对此,兴业证券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券商资管起步较晚、多数公司没有从发展初期就培育自主管理能力,而是以通道业务为主要业务方向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通道业务在券商资管业务中的占比仍超过八成,集合理财等主动型资管业务规模占比相对较小。
在信达证券资产管理部执行总监林碧波看来,2011年以前,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投资工具被严格限制在股票、债券、基金等传统的证券品种范围内,投资方式单一,同质化严重,严重抑制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发展活力。2012年“一法两则”(《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修订,一定程度上放开了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投向限制,使得这种情况有所改善。
“不足的是,虽然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得到较大程度的放开,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围依然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法两则’实施后,证券公司定向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不均衡。2014年,新基金法实施生效后,证券公司大集合产品停止发行,只允许发行投资者参与门槛为100万元的小集合产品。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范围的约束和投资者参与门槛的设定,一定程度影响了券商集合资管业务的开展。”林碧波介绍。
“一方面,国内券商资管起步较晚。相较于银行、信托、保险等领域,发展时间较短,行业各方面资源积累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券商资管渠道比较单一,较多依靠经纪业务为主的营业部,集合理财产品销售端后劲不足。”齐鲁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资管形态独特
券商集合理财等资管业务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认为,与银行相比,券商资管可进行跨资本的资产配置;与保险相比,券商因拥有大量高风险客户,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与信托相比,券商可协同经纪和投行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虽然特点和优势凸显,但券商集合理财等资管业务同样面临“成长中的烦恼”。
广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竹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监管领域而言,监管对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适当性销售等有明确规定,产品投资范围相比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时受“不可以向非特定客户进行产品推介”这一规则的限制,广大投资者对券商资管产品的认识程度有限,投资者教育工作相比公募产品仍存在一定差距。
林碧波认为,在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证券公司开展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虽然具有典型的信托法律关系性质,但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其并未纳入信托法的调整范畴,这使得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法律关系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在新基金法生效后,参与门槛提升至100万元的高标准,但投资范围仍受到较大约束,只能投向场内标准化投资标的及集合信托计划等,与信托计划及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相差较大。
齐鲁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同样认为,目前尚未从法律层面将券商资管产品明确为信托关系,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资产无法进行有效风险隔离和保护,从而制约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从自身业务发展来说,提升投研水平、加强风险控制,拓展对于不同资产类别的投研与风控能力,仍是券商资管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如何拓宽销售渠道、挖掘市场潜力也是券商资管需要考虑的问题。”付竹说。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有所下行,信用风险压力越来越大,券商资管的风险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目前券商集合资管业务类型不够多元化,较为单一和同质化,这也是制约其不断发展的瓶颈之一。”齐鲁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华东地区一家大中型券商资管子公司负责人更是直言,目前券商资管属于“非公非私”“半公半私”的独特资管形态。和公募相比,门槛高得多,获客较难;无法公开宣传产品、营销及销售渠道均相对狭窄;受限于法规,无法发行商品主题产品、场内交易型产品等一些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产品类别。
另外,从盈利模式上看,公募基金公司收入来源是管理费,券商资管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超过业绩基准的业绩报酬,这就导致在牛市的时候公募基金公司发行权益类产品的动力更足、易于收获较大的管理规模,而券商资管则更倾向于在熊市发行权益类产品,通过低位布局获取绝对收益,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此外,与私募相比,券商集合资管的机制不够灵活,监管也更趋严厉。由此来看,券商集合理财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亟需深练内功
虽然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瓶颈,但在业内看来,这些都是“成长中的烦恼”,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谈及未来,付竹认为,卓越的长期投资能力将是未来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优势。“经过反复思考,我们认定业务追求的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绝对回报,这将考验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投资能力。现在大家都追求低风险、高收益,整个资管行业都比较浮躁,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追求的目标必须要清晰。”
林碧波也认为,研究分析、投资和交易能力是资产管理业务不可或缺的能力,较强的研究能力为投资和交易提供基础保障,这也是投资者非常看重的一面。券商资管要不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提高投资研究水平,才能促进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做好产品线方面的战略布局很重要。”付竹表示,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大类资产配置,是券商资管公司另一项长期竞争优势所在。应在长周期内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及多元化配置,与客户的资产一同成长,分享收益,这也是券商资管业务非常重要的转型方向之一。
刘景德认为,资管业务还应向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拓展。券商集合资管应以投资业绩为核心,完善投资、考核机制的力度,开发出更多绝对收益、融资类理财产品。
由于资管通道业务监管趋严、利润空间小而竞争却很激烈,券商资管倘若延续过去发展路径,必将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应不断收缩通道业务规模,出路仍在“主动管理”层面。
齐鲁资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券商资管需要深练内功,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提供高竞争性产品;积极开发新渠道,在原有的营业部渠道基础上,拓展银行、保险、第三方销售等渠道,开发高净值客户。
林碧波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客户和市场分析。资产管理业务受众范围广,在开展业务前应做好客户心理分析,研究其生命周期、顾客活动周期;进行市场分析,把握投资者理财需求和市场导向,实现向‘以客户为导向’的转变;另一方面,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创新改革趋势下将加速券商经营格局分化,全能大型投资银行以及专注于特色领域的差异化券商是未来行业主要力量。大小券商将形成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在强者恒强的竞争局面中,中小型券商要坚持具有经营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