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自IPO以来最重要的决策:张勇(花名:逍遥子)接任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原CEO陆兆禧将出任董事局副主席。与此同时,一线业务总裁将由70后担纲。
对于这次人事调整的动机以及阿里巴巴未来的远景,马云做了如下表述:未来的阿里巴巴会有无数次的CEO和组织接班,必须在我们年轻力壮的时候制定并积累组织传承的经验和规则。未来是最难把握的,因为它变化,它无常。把握未来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争取保持今天,而是开创未来。我们永远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更能开创未来,因为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投资年轻人群体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对于未来规划,马云给出的远景是:2019年阿里巴巴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平台销售过一万亿美元的公司;2019--2024年里,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体系将进一步全球化,建立起一个可以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的商业生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像阿里巴巴这样在创始人仍处壮年但公司已经三次更换CEO的案例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相当罕见。
此前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发展研究院曾发布报告称,国内众多民营一直受困于接班人问题。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经过一生的艰辛创业,已集体面临年迈体衰,退出商业舞台之时。因此当许多企业正进入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时,如何将手中的“财富帝国”有效交给下一代,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衰败正是这些企业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报告预测,未来数年中国将有300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曾直说过一句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盛传的名言:“把班交给家族成员,我们的企业就会慢慢死掉;而如果我急急忙忙地交给职业经理人,我们企业就会快快死掉”。
如何传承企业?这个难题长期困扰了中国企业家们,而马云和阿里巴巴对此给出的探索是:现有高管急流勇退,管理层年轻化。
阿里巴巴这次人事调整结束后,管理层中70后占45%,80后的管理人员占52%,60后只占3%,并且有3000名90后员工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团。
与陆兆禧一同交出阿里巴巴管理权的还包括阿里巴巴创立初期的众多元老:王坚、邵晓锋、曾鸣和王帅。
对于传承问题,马云更是直言,为了真正实现健康持久发展102年的愿景,阿里巴巴比其他创业公司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人才培养,组织和文化的建设上。从2003年开始对每一个岗位进行了接班人培训计划;阿里巴巴把文化,价值观以及团队合作,纳入到对每个同事的业绩考核之中;2009年阿里巴巴十周年期,为确保对未来阿里文化的传承,我们正式启动合伙人制度建设;2012年开始,我们开始实施阿里巴巴领导群体年轻化的整体换代升级准备工作。同时,为更好地平衡集团整体战略的延续性稳定性,以及执行管理的快速反应和创新,阿里集团成立了战略决策委员会(董事长担任主席),和执行管理委员会(CEO担任主席)。
马云在发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说:“没有无所不能的企业和企业家,只有在人才发掘,价值创造,文化组织等传承机制上的不断进步和突破,才有可能让企业和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无所不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荣耀,每一代也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尤其是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仅活在外界对我们每个季度的盈利预期里,因此70后的阿里管理层将会带领我们在未来十年里,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全力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马云认为,在2019--2024的五年里,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体系将进一步全球化,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一个可以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就像苹果,奔驰,三星等,未来的阿里巴巴也会像这些受人尊重的标志性企业一样令全球期待。
通用电气的前CEO韦尔奇用了7年的时间斟酌挑选他的接班人。雀巢CEO包必达从上任第一天开始就已经着手培养接班人。方太集团的创始人茅理翔早在交班前的七八年就开始对儿子茅忠群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尽早独当一面。从马云的发言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从2003年其开始接班人培训计划到2013年马云卸任CEO,培养继任者用了长达十年时间,而随后更是将CEO的更替在内部形成为制度。
与陆兆禧接任马云时不同的是,本次与张勇共同接棒阿里巴巴管理权的还包括了众多的70后高管:B2B的吴敏芝,淘系的张建锋(行癫),阿里云的胡晓明(孙权),菜鸟的童文红,移动互联网的俞永福,以及姜鹏(三丰),戴珊(苏荃),吴泳铭(东邪),蒋芳等人。
这些70后高管会如何带领阿里巴巴完成马云的远景目标?阿里的这次调整以及历经十多年培养起来的接班人培训计划能否破解民企的传承难题?目前来看,唯一能给出答案的只有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