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玻璃店门,糕点的甜香仍能四溢开来。位于杭州文一路的爱萨尔蛋挞店,小小的店面总被挤得满满当当。“80后”小伙季文科将这个原本不被看好的“甜蜜事业”越做越大:从一家10平方米的店面,到目前178家加盟“分号”遍及国内各大城市。
与很多自主创业的人一样,“融资”是个绕不过的坎。
季文科的创业故事始于2011年,当时他正为短缺3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一筹莫展。由于没有抵押物,跑了七八家银行,都吃了闭门羹。后来找到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实地考察后,仅凭信用无需抵押,季文科第三天就拿到了贷款。靠这笔钱起步,如今企业的年销售已逾千万元。
“泰隆银行陪我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时期,提供了贴心服务。他们不是嫌贫爱富的‘势利眼’,而是更看重企业潜质和老板品质的‘伯乐’。”季文科说。
这样的“伯乐”如今越来越多。从“求贷”到“送贷”,从互担“三角债”到“刷脸”获授信,从被“提防坏账”到“携手共赢”,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体察到了金融改革的力度和温度。
密集推出化解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的多项举措,是2014年金融领域深化改革的着力点。记者梳理发现,去年召开的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约有半数涉及小微企业,主题包括减免税费和改善其融资环境等。
这几年,每次要开分店或投资新项目,季文科都会跟银行客户经理探讨,一起商量哪里可能有风险点,哪里资金还需要增加。银行对企业知根知底,放贷就更有底气,坏账率远低于同行。说到共同发展,季文科笑着说:“现在在泰隆的存款远超贷款额度。而且在泰隆内部,跟我们对接服务的客户经理也都提拔了。”
2014年,季文科最大的成就是启动了另外一个民生工程:靠卖包子、馄饨自创的品牌“包不笼”开设了11家直营店,生意不错,此项目获杭州市政府的“优质民生工程”。
“实体经济是慢工出细活,从小微处体现价值,把实体做实了,小东西做精了,同样能创造出一片天来。”季文科说。他最开心的是,个人创业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就业岗位,也让更多的小微创业者们看到了希望。
在我国,与季文科蛋挞店一样的小微企业超千万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过去融资难且贵一直是个“捆仙绳”,让小微企业束手束脚。
而过去的一年,季文科明显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支持的力度。他将这种显性变化归纳为两条:一是小微企业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度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更具专业性、针对性;二是踏实从事民生事业的小微企业,成了改革推进中最大的受益者,从被金融机构看不上的“边缘人”,变成了“香饽饽”。
季文科说,“希望新的一年改革继续推进,多一些泰隆银行这样跟小微企业贴心的银行,多一些信用贷款等形式的金融创新,多一些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实际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