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下称“中商联”)1月8日在京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建议,将市场摊位交易者由个体工商户向公司制法人转变,促进市场规范化经营。(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义乌、石家庄、山东等地一些市场经营户,已经主动寻求向法人企业转型注册,应从政策上予以鼓励支持。”在中商联当日召开的2015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中商联最新调研发现,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目前正加快转型升级,以多方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即达到5089个,年末出租摊位数348.8万个,营业面积28868万平方米,成交额为9.83万亿元。
傅龙成介绍,目前国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沿着五个方向: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化;城区内批发市场外迁发展集聚化;批发市场交易与电商融合化;交易结算电子化;传统落后市场减量化,存续市场品牌化。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商品交易市场总体上仍属粗放型发展,数量型扩张,设施配套不足,交易方式落后。布局和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有的市场占地面积盲目求大,出现招商不足,出租率低。许多市场群定位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秩序混乱。绝大多数市场品牌集聚度和国际化程度不高。
傅龙成认为,应加快传统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步伐,实行线上线下市场有机融合。他介绍,目前,“义乌购”、浙江塑料网上交易市场、临沂商城市场等,都已实施了线上线下结合的发展战略,势头良好。
此外,一些商品交易市场对于采集的商品成交价格信息,在分析整理后,以信息指数的形式向外发布,范围包括小商品、女装、童装、纺织品、丝绸、蔬菜等,深受业内欢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场重视品牌建设,2014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已在国家工商局商标了注册,以此促进义乌商品交易市场的规范化经营和品牌形象传播。上海、深圳、寿光等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则试水拍卖交易,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具有示范意义。
傅龙成建议,各地应积极引进新的交易形式,实行品牌化经营,规范化发展。同时,将市场摊位交易者由个体工商户向公司制法人转变,“这有利于市场规范化经营,义乌、石家庄、山东等地一些市场经营户已经主动寻求向法人企业转型注册,应从政策上予以鼓励支持。”傅龙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