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上半年中国各地的经济增长率来看,在31个省份中,中国有42%的省份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如果都是这样的经济增长率,那中国经济在世界属于超级健康的经济体,找毛病得用放大镜了。如果算7%以上增长率的省份,则有23个,占比是74%,也就是说,中国有七成以上省份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7%,这个成绩单也不是那么糟糕,特别是参照生态的改变,蓝天白云的日子大幅增长,这个交换是可以的。
真有“问题”的是8个省市,在中国的占比为25%,其经济增长率低于7%。如果进行简单的区域经济结构分析,对照外界众说纷纭的中国经济,很容易发现问题:最大的问题出在“北上广”和“东三省”,中国经济让外部经济学家指手画脚的地方,其实就在这一块。
实际上,如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即便这一块也不是一块铁板。北上广这三个地方其实是中国率先进入转型社会的地区,无论是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北上广三地均高高在上,超过大多数国内其他省市。从2015年的数据来分析,北京的人均GDP是1.7万美元,上海是1.54万美元。
对照日本3万多美元,德国的4万多美元人均GDP,北京和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显然已经踏入在消费社会的门槛上了,是中国向消费社会转型的最前端地区。因此,中国经济真正有问题的地方是在东三省,这个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垃圾板块”,严重拖了中国经济的后腿。
更严重的是,从过去十几年“东北振兴”的实践来看,扭转东北地区经济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安邦智库在东北地区实地调研时了解到,某省在十多年“东北振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10万亿,但在旧体制和机制之下都被用来向旧经济输血,结果在新常态下几乎都变成了过剩产能。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力之下,东北地区可能给多少钱也不行,这个地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恢复期。
面对区域经济巨大差异的现实,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应该如何才能更加科学?我的建议是,中国经济政策应该按照各地经济类型来区分,再也不要搞宏观政策上的一刀切了!从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四类地区,相应的也应该有四类具有差异化的政策。
第一类是消费性社会,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地区和城市。这些地区的经济政策根本不再应该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要围绕发展消费社会来出台政策。比如,要强调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城市的品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在经济增速上只要保持比发达国家强,达到6%以上就很好了。
第二类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以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为代表。这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区域经济有较雄厚的实力。这类地区的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就很健康。在城市发展上,适度强调城市管理和开发,控制规模扩张,开始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在产业上,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逐渐适应消费社会的的到来。
第三类是欠发达地区,这里主要是指中部地区。在这类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都在中期阶段,城市开发尚未全部完成,产业发展还在进行阶段,兼有“补课”和提升的双重目标,也是国内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发展政策上,欠发达地区仍有城市开发扩张的空间,产业上仍需要集聚,承接沿海发达区的的转移。同时,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部崛起等发展计划,大力加强区域交通、城市设施等基础建设,改善整体经济发展的基础能力。
第四类是落后地区,如东北地区和山西省等地。这一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养育和产业再生的问题,不能再用投入巨额资金、上大项目、搞大国企等刺激性的方式,而要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不要期望在短期内让东北地区起死回生,而是要做长期打算。
如果像这样进行分类,用分类指导代替过去宏观政策的“一刀切”,不仅可以让政策更加有的放矢,也非常有利于国际上对中国经济的正确理解。实际上,现在外界对中国经济搞“一刀切”,产生一些负面看法,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自己搞“一刀切”,不顾区域差异强行推进,结果真地造成负面的宏观影响,政策成本太高,如产生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去产能造成的资本流失等。因此,适时修正“一刀切”的做法,用分类指导的政策来因地制宜,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