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如何处置“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是指那些长期亏损、前景渺茫,主要依赖政府补贴与银行续贷勉强生存,但又难以顺利退出市场的企业。东北地区由于煤炭、钢铁、石油等资源型产业较多,国有企业比重偏高及近几年经济下滑幅度明显等因素影响,“僵尸企业”问题更加突出。“僵尸企业”已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但又因“僵而不死”浪费了大量土地、资金及人力等宝贵资源,不但阻碍了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损害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而且也增加了宏观经济运行风险与金融风险。因此,东北地区应在遵循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原则下,以“僵尸企业”“只减不增”为硬约束,以化解失业风险与金融风险为核心,创新地方政府管理,降低兼并重组障碍,逐步实现“僵尸企业”处置目标。
做好政府定位 坚持市场化处置方向
“僵尸企业”的处置实质是一个资源优化与再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做好政府定位,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好的政府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功能明确。处置“僵尸企业”的目的,不是要救,而是促其顺利退出。“僵尸企业”的存在意味着市场的正常调整过程“卡壳”了,政府要做的就是去除造成市场调整“卡壳”的制度性因素,恢复市场的自我调适功能,而不是让“僵尸企业”继续“苟延残喘”;二是敢于担当。处置“僵尸企业”要确保社会稳定,但不等于“一团和气,利益均沾”。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利益分配再调整,长期来看,随着“蛋糕做大”所有人都将得益,但短期内难免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就需要政府有面向未来的历史责任感,敢于“啃骨头”,不为眼前的得失所动摇。三是有战略耐性。“僵尸企业”的形成具有历史惯性,处置也非一日之功,因此必须从长计议,做好长远规划,控制好处置节奏与现实步骤,真正做到“从长远着眼,从现实出发”。
加大投资力度 对冲短期经济下滑风险
处置“僵尸企业”有可能引起短期内的经济下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效果也往往有待时日。短期经济下滑有可能使整体经济状况陷入“产能过剩——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经济停滞——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而近两年东北经济的快速下滑尤其值得高度警惕。因此,处置“僵尸企业”的同时,必须加大投资力度,通过释放投资需求与服务需求,对冲短期经济下滑的风险,让整体经济结构在均衡发展中不断优化。不过,此轮投资与过往投资要有两点根本不同:一是投资方向上,不应再是“立竿见影”的房地产,而应是为战略新兴产业及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夯实基础的基础设施与科学研究;二是投资主体,要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民间资本的力量。
重构激励机制 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
“僵尸企业”的形成、恶化与地方政府的“拖延症”甚至保护密切相关。在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政绩考核压力下,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僵尸企业”关闭及破产重组,有的不遗余力进行“输血式”救助;有的把处置“僵尸企业”视为“捅马蜂窝”;有的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司法与信贷,阻止企业破产,幻想“拖一拖,企业就能活下去”。地方政府是处置“僵尸企业”的最终执行者,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重构激励机制,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第一,推动官员考核机制从GDP导向到效率导向,弱化对GDP的考核,把重点行业去产能的目标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要求各地方政府落实量化指标。第二,把过去用来补贴“僵尸企业”的资金节省出来,用来补贴下岗职工安置等。第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去产能带来的税收下滑。
打破刚性兑付 破除“僵而不死”预期
很多“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是因为存在“政府兜底”预期。由于存在政府最后刚性兑付的预期与侥幸心理,很多“僵尸企业”宁愿“坐吃山空”也不愿退出;“僵尸企业”的不少管理者与员工也“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对兼并重组有抵触情绪;以银行为代表的“僵尸企业”债权方,为维持一丝渺茫的负债回收希望,避免不良贷款问题在自己任内暴露,甚至不惜为“僵尸企业”继续提供融资,以临时性解决其持续运行问题。因此,东北各地有必要“一手萝卜,一手大棒”。一方面,积极利用融资支持、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僵尸企业”自救或兼并重组;另一方面,提高技术、环保、能耗等行业标准,坚决关停不达标企业,破除“僵而不死”的预期。
化解核心风险 扫清兼并重组障碍
“重组救活为主、破产退出为辅”,是中央提出的处置“僵尸企业”的基本原则。“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发文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提出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僵尸企业”的兼并重组主要面临失业与金融两大风险。处理就业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方面要以补助和失业保险金等方式对失业者提供资金救助,维持其在失业期间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失业人员和调整转产人员的职业培训。处理金融风险,一方面可考虑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一些区域性银行的不良资产更适合由熟悉地方情况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近期温州成立的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地市级资产管理公司,其经验值得仿效。另一方面可仿照上世纪90年代模式,由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地方债,注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增强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