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民间投资是经济尽快成功触底关键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508次 更新时间:2016/5/18 8:06:26 | 近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对中国经济走势明确做出“L”型判断。这使得“L”这个字母也变得空前火爆,“脑洞大开”的网友更是演绎出“L”型走势的四种写法,分别为:“逐级下台阶”式、“躺着的L”式、“断崖下跌”式以及“深不见底”式。为此,相关媒体也对四种形式邀请专家进行了分析。那么,中国经济到底是何种“L”型呢?目前正处于“L”的什么部位呢?
权威人士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同时表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不可能像“U”型一样,短暂的底部运行以后,就会迅速回归到过去的快速增长之路上。更不可能像“V”型一样,只是触一下底,就恢复到快速增长状态。而是“L”型,且需要在到达底部以后,维持相当一段时间。至于到底需要维持多长时间,不仅要看内部情况的变化,还要看外部情况的变化,更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率。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善,需要世界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
需要把握好的是,对中国经济做出“L”型的基本判断,决不是说中国经济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中国经济将长期在底部徘徊。因为,中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不会因为可能会在底部盘整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严重问题。对中国经济,还是要充满信心。只要有信心,中国经济是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步入新的状态,进入新的阶段的。
很显然,网友列出的四种“L”型形式,都是“L”可以写出来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现象。但是,中国经济不是这些形式所能概括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是“隶书式L”型,亦即不会大起大落,也不会断崖式下跌,更不会深不见底,而是比较柔和地完成经济下行,并在底部波浪式夯实基础,最终步入新的发展状态。
事实也是如此,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的下行状况来看,也不是直线下降的过程。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前两年,由于4万亿投资的作用,经济曾出现过回暖现象,经济增长率也达到了9%左右。随着4万亿投资作用的逐步消退,特别是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减弱,加上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的力度越来越大,中国经济也再次步入了下行通道。而这期间,也有过短暂回暖的现象,包括PMI、CPI、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都有过刹那间反弹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基础条件,特别是供给侧存在的严重的产能过剩、供给质量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反弹变成了昙花一现。
而从今年以来经济数据的变化情况来看,一季度显示了“开门红”的迹象,很快地,4月份数据出来以后,就立即能够感到,一季度并没有真正出现“开门红”,而是在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的作用下,出现了并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的反弹。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并未完全触底,仍具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的“L”型,应当是“隶书式L”型,而不是其他“L”型。
如果“隶书式L”型成立的话,那么,中国经济现在应当处于“L”左侧接近于底部的地方,而不是其他地方。而且,与底部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三角的状态。只有真正走出这个小三角,经济才算真正进入底部盘整,且盘整过程也是波浪式的,是会出现小幅波动的。
同时,由于隶书本身要比宋体、楷体、黑体等都要扁一些、长一些,这也印证了中国经济“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判断。那么,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走出“L”的三角过渡区,就十分重要。因为,这个三角区可能出现的矛盾更多,且容易形成阻塞。只有平稳进入到底部,并在底部波浪式盘整,经济的韧性才能更强,回旋的余地更大。
而从4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所谓一季度“开门红”,只是经济触底前的一种小波动,貌似已经触底,实质并未触底。二季度经济仍有可能在探底。原因就在于,宏观经济数据改善了,微观经济仍比较困难,信贷数据好看了,实体经济需求不旺的矛盾依然,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反弹了,民间投资却放缓了,PMI有所恢复了,PPI仍在负通道运行等等,都是经济探底的迹象,而不是触底的表现。所以,目前中国经济仍在“L”的左侧部,处于探底过程之中。
如何尽快触底成功,关键还是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看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看房地产市场能否步入稳定。更重要的,要看实体经济的企稳情况。只要实体经济仍处于严重的困难之中,单靠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是无法让经济全面触底的。其中,民间投资是关键,民间投资关注的就是生产性投资。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下一篇:靠什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