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彰显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但是,社会参与不足、重投入轻产出和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比较普遍,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现象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想看书,周围有没有书屋或图书馆?想健身,哪里去找活动场地?想看电影,放映场次能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以文化惠民生,调动社会力量共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推进 短板尚存
我们所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套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覆盖、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组织支撑、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服务体系,既包括设施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制度、标准、规范等软件,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有机配合、平衡发展,共同构成完善的有机整体,支撑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运作和功能发挥。
近年来,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和基层政府财力不足的实际,我国推进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送书下乡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突破行政层级制约,将公共文化资源直接输送到基层,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到2011年底全国46000多所“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设施空间场地、免费提供基本服务的目标全部实现。
然而,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一些“短板”开始凸现。
比如,公共文化服务参与主体尚不丰富,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反观社会力量,参与热情虽高,但信息、资源、机会却并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力量“迈进的脚步”。
再比如,部分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令人担忧。重投入轻产出、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只管建不管转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服务模式和内容无法真正满足群众所需。一些地方虽然建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但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大门常锁,不但无法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更浪费了宝贵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此外,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问题并存,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缺乏整合、部分资源不符合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
积极探索 创新实践
目前,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对此,各地政府、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模式和方法。
如今,在浙江,千余座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当地人心中的“村庄客厅”。除了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讲好具有村庄特色的先贤故事以及挖掘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外,文化礼堂还会定期举办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好婆媳评选。参加这些活动,让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增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在上海,鼓励社会文化力量服务下移,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文化大餐。上海将服务重点放在社区、农村和基层,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向社会各界征集举办文化活动的主体,吸引社会文化机构积极申报和参与。“百个社区大展示、万支团队大竞技、社会各界齐参与、千万市民共享受”的“市民文化节”一年内推出的活动就达49000余项,其中,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的活动占到了80%。
还有成都,这里的先行先试更为亮眼。当地在实践中建立了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将公共文化服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来运营,政府则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的评测、监管等方面。
当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部门的思路需要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把可以由社会办的事交出去”。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更需要想民所想,急民所需,调动民力,问智于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需要由文化系统、文化单位为百姓提供文化服务,还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文化部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国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确定基本的服务保障标准,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这个标准确定为百姓提供服务的目录和项目。这个项目和目录是面向全社会的,只要是符合要求的,都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