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发改委价格司落马的5名官员出事前都是以改革派形象示人,他们知道外界对过多的、却又不透明的政府定价和价格管制行为怨言颇多,也知道价格改革一直是中国政府试图推进的诸多改革命题之一。
2008年11月,在中国价格改革30周年之际,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发表署名文章称,“价格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物与物的价格关系背后,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因此,推进价格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但是2014年8月至10月价格司窝案的暴露,让人们明白,显然他们并没有处理好“价格关系背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他们以改革的名义,走进了利益的棋局,并最终在其中迷失。
从外面看,价格司的官员可算是勤勉。他们经常到处调研,不断写出调研报告,当物价上涨时,到处灭火维持物价稳定。他们对一些外界普遍抱怨的利益集团也充满抱怨,比如,曹长庆在一次闲聊时,曾指责说,中国银行也收费几千项,一年收费3000亿~4000亿元,比利息都高,有些该收,但有些不该收,“我们找银监会清理项目,人家都不理睬,打电话也不接,去人也不见面,这是什么做派?”他接着抱怨道,电力方面,煤炭、电厂、电网也是一个又一个利益群体,现在各挣各的钱,违背节约化经营的基本经济规律。他认为国有企业垄断是根本问题。
但是价格司的官员似乎都天生具有一项本领,只需要一转身,换一个场合,他们就能很快和那些利益集团打成一片。
一个例子发生在2012年,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带队前往某大型石化央企的一油气田考查,在座谈会上,周望军的讲话始终围绕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等话题,但是到了晚上,人们看到,他已经被这家石化央企油气田的高层请到了当地的一家歌舞娱乐场所。湖南人周望军,生性直爽,经常抱怨各种需要改革的内容,比如公务员工资,他说,公务员的工资低得实在可怜。他平时只抽一种烟,那是一种60多元一包的“芙蓉王”。
|